第641章 多次?(第2/4頁)

但其實沒有,大概只有八十多天。

因為大唐的休沐制度,節日逢假日不相加。倘若清明剛好是旬六,那不好意思,並不是旬六旬七加國慶休沐三天,而仍然是兩天。

這當然遠不如後世。

可是和前朝比起來,又要好些。

漢唐一般是五天一休,說起來一月也是六天。可漢唐等朝,沒有那麽多放假的節日。

吏部官員立刻記下皇後的話,作為今後的考勤標準。大唐官員,可是要打卡上班的,也就是親筆簽到,親筆簽退。

若像宋朝那樣想幾點到就幾點到,想幾點走就幾點走,不行。

你要在考勤上弄虛作假也行,那就是留給同僚的把柄。誰要是舉報你,那就不是小事。別人舉報有賞,你被舉報有罪。

唐廷眼下的官場風氣,在道家倫理的影響下,舉報告密已經不是不義之事,反而是光榮。因為舉報者的行為,被定義為“衛道”,是君子所為。而包庇隱瞞不法,就扣上失貞叛道的帽子,是小人所為,和被包庇者一樣治罪。

在這樣的大勢下,誰要想像宋朝官員那樣幾天不上班還照樣領工資,同僚之間相互通融掩護著搞曠工,絕無可能。

只要不是病假和喪假,所有請假都要扣錢。曠工早退扣錢,上班不務正業扣錢。扣得錢幹什麽?朝廷不要,而是分給其他同僚,獎勵給舉報的衛道士。

大唐的官員待遇的確很優厚,前提是你要守規矩。

或許是很多大臣想到這一層,於是禮部侍郎王期忽然出列奏道:

“皇後陛下,微臣聽聞,朝野有所議論,有人說大唐民間官場告密成風,更甚武周之時。就算升鬥小民,也敢請人寫舉報信,投之銅簋。甚至,有民間社團,專門偵查官員之陰私,以圖賞金,竟為職業啊。”

“微臣擔憂,這長此以往,恐怕……恐怕……”

“恐怕什麽?”攝政皇後問道。

王期身子一顫,擡眼一打量,發現皇後正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

“恐怖人心日益不古,假公濟私,羅織罪名,以至於人心惶惶,這不是失了朝廷的本意麽?”王期硬著頭皮說道,一顆心陡然就懸了起來。

此時,這個堂堂侍郎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嘴巴子。

沒錯,自己的確討厭這告密成風的政治,可是幹嘛要出這個頭,被鬼摸頭了麽?

不過讓他放心的是,皇後只是微笑著說道:“凡是有利就有弊。就算良藥,那也有三分毒。可不能為此就不讓病人吃藥。朝廷重臣,猶如良醫,就是要平衡中和,趨利避害。”

“皇後陛下聖明,是臣欠考慮了。”王期松了口氣,強笑著說道。

崔秀寧臉色雖然溫煦如常,但眼底卻閃過一絲冷厲之色。

正在這時,忽然一個清脆的聲音道:“王侍郎,你是不是巴不得,娘娘立刻下令取消銅簋告密之事?”

王期神色一呆,隨即沉下臉來冷冷看著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官,“司婦寺卿,你此言何意?”

這個突然說話的女官,正是辛苦。

“何意?”辛苦笑吟吟的,她從袖子取出一份白紙,在王期面前一揚,“侍郎官人,可認識一個叫煙媚的風塵女子麽?”

“你說什麽?”王期的臉色變了。

他很想說不認識,可是看著辛苦手上的那張字紙,竟然不敢否認。

刹那間,王期渾身的熱汗就不要錢的冒了一身。就是大殿中的大冰爐,也讓他感知不到一絲涼意。

這個官居從二品的朝廷重臣咽了一口唾沫,幹巴巴地說道:“認識。她……”

這男人看著辛苦甜美嬌俏的笑容,忽然覺得這笑容竟然變得如此猙獰,就像一條毒蛇吐著信子。她那因為娃娃臉而顯得猶余稚氣的面龐,此時看上去竟然如此醜陋。

“唉。侍郎官人,你可是大唐的禮部侍郎啊,這禮字,可不就是你的信條?你怎麽能……”辛苦嘆氣說道。

王期對辛苦怒目而視,也不和她分辨什麽,而是猛然跪下,對崔秀寧下拜叩首,顫聲道:“臣禮部侍郎王期,有罪!”

說起來,王期雖非海東老人和元從出身,卻是做過前宋禮部郎中,精通禮儀,幫了禮部尚書吳鎮樓很多忙,他雖然是副手,但業務上比吳鎮樓這個尚書強多了。不然,也不會做到禮部侍郎的高位。

崔秀寧心中有數的淡淡說道:“你有何罪?”

“微臣,微臣……”王期汗出如漿,卻呐呐不能言。

滿朝文武愕然之後,無不心中明了。

“臣於花間之道,有失檢點。是以,是以公務之余,偶爾留戀秦樓楚館,招惹蜂蝶,丟了國朝大臣體面。臣有罪!”

王期說完這些話,簡直羞憤欲死。

可是,群臣也好,皇後也好,都是一臉“我不信”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