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不是軍妓!!(第2/4頁)

李洛放下茶盞,“第二件事,文藝寺和太樂署,負責從戲曲學院中擇優選用一批學員,成立軍藝團。”

“這軍藝團,由兵部管轄,只為軍中所用。各營成立軍藝隊,由兵部軍藝團管轄。在軍中演出,或在邊關巡回演出。嗯,軍藝士要以妙齡女子為主,男子少些。這其中道理,朕就不說了。”

然而,兵部尚書都烈,顯然誤解了皇帝的意思。

“陛下。”都烈出列奏道:“這天下的秦樓楚館,盡多風月女子。強迫她們從良,固然不妥。那還不如讓她們加入軍藝隊,效力軍中。”

什麽?

皇後的臉立刻就黑了。

知道真正意思的大臣,也愕然看著都烈,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

陛下可不是這個意思啊。

大司馬,你會錯意了。

李洛沒好氣地說道:“都烈,你莫不是糊塗了?軍藝團軍藝隊,乃是軍中藝士!藝士!不是軍妓!怎麽能混為一談!”

都烈嚇得趕緊跪下來,“陛下,皇後,是臣糊塗,不知陛下聖心獨運……”

同為女真大臣的烏圖,也替都烈感到臉紅。

“好了,你起來吧,朕也沒怪你。”李洛還是舍不得給這個最老的心腹元從大臣難堪。

這其實也怪不得都烈說錯話。這滿殿數百朝臣,向都烈這樣想岔了的,大有人在,遠非大司馬一人。

為何?

因為軍妓這種東西,古來有之,並不鮮見。皇帝提到軍藝團多用妙齡女子,就不怪他們想歪了。

“這軍中藝士,只為將士表演歌舞戲曲,不但要會吹拉彈唱,還要盡量學習騎射隊列。她們就如同軍醫,乃是軍中編制,只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參加作戰而已。現在你們可明白了?”

“臣明白了。”都烈汗顏說道,臉上火辣辣的,“陛下放心,此事臣會同文藝寺,一定盡快辦好。讓軍中將士,哪怕在窮山惡水,也能有軍藝隊去唱曲。”

李洛點點頭,又說起第三件事。

“我大唐以道治天下,以士治國民。天道要彰顯,少不了各種士子的才智。是以,朕欲設置九鼎獎章,為最高獎章。各士系本就各自有兩等獎章,加上九鼎獎,就是三等了。”

“九鼎獎章分為九種,各以一鼎代之。九鼎獎章每隔三年評選一次,沒人選上,就空置不發。九鼎獎章獲得者,賜予一等男爵,賞銀圓兩萬。爵位可遞減承襲。”

“最高真道獎,為九鼎真道獎。賞賜給在真道格物上具有重大貢獻之理士。無論是物道(物理)還是丹道(化學),只要貢獻足夠大,就有資格獲取九鼎真道獎章。九鼎真道獎,以雍州鼎代之。”

“除此之外,還有九鼎醫道獎章、九鼎文道獎章、九鼎數學獎章、九鼎匠道獎章、九鼎武道獎章、九鼎人道獎章、九鼎師道獎章、九鼎農道獎章。”

“評選時寧缺勿亂,哪一項沒有大貢獻,就空置。九鼎獎章乃是大唐至高大獎,朝廷名器,不可濫授。評選時必須召開評選大會,充分議論。”

群臣聽了,都很是觸動。

九鼎獎章,聽著就令人感到高山仰止。

三年才評選一次,還能空置不發。可見這獎章的分量,真是重如泰山。

更重要的是,授予九鼎獎章者,還能獲封一等男爵位,賞賜兩萬銀圓!

這根本就是一步登天了。

大唐爵位,五等貴爵加兩等勛爵共七級,如今公侯伯子男五等貴爵不過兩百多人,兩等勛爵不過一百多人,加起來也就三四百家。

而且,絕大多數是東州時期的元從。

國朝爵位金貴,絕不濫封。隨著驅除韃虜恢復中原,大唐社稷日益穩固,往後這授爵可是越來越難了。別說五等貴爵,就是六品七品的勛爵,都很難了。

可九鼎獎章的設立,使得將來封爵的機會多了很多。雖然不是世襲罔替的開國爵位,可從一等男傳到雲騎尉,也能四代富貴了!

這必將極力的促使各種士子鉆研其道啊。

李洛說完這些,心中微微得意。

他要將九鼎獎章,辦成世界上最頂級的獎項,成為最高獎的代表。

但是考慮到後世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的水分和貓膩,李洛也沒忘記加上一句:

“獲獎之人,其功績要有目共睹。尤其是文道、師道、人道這三種獎項,難以評比,標準不一,也容易弄虛作假。所以,這三種獎項的評選,必須格外慎重。就是授獎之後,也必須終身觀察,如有不妥,就要收回獎章賞賜。”

這種制度設計當然很有必要。

因為這三種獎不像真道、醫道、匠道、農道這些理科類獎項那樣,有可以量化評比的標準,也不像武道獎項那樣,有容易查證的軍功戰績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