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改組特察局……親征吐蕃(第2/3頁)

而且,這種官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會讓人一聽就知道是情報頭子。

李洛繼續道:“這六人,全部是大安府堂官,都有資格密奏皇帝。所有的輔助機關,都設置在左右庶堂之下,不設置在大安府令之下。大安府令和府丞,沒有輔助機構。”

崔秀寧眼睛一亮,“不錯的,果然是當皇帝的人,這制度制衡玩兒的很溜啊。行,我覺得很好。”

為何說好呢?

首先,左右庶堂雖然相對很獨立,可名義上都屬於大安府,惡性競爭搞內卷,就會受到制約。畢竟,上面還有大安府令和大安府丞。

但是,大安府和大安丞相互制約,又沒有輔助機構,又不能越過左右庶長直接管理兩堂業務,那就無法專權了。

同樣,兩位庶長也有副手制約,上面還有兩個領導,更無法專權。

完美。

這幾個人,一個個看上去都很有權勢,可要是誰起了異心搞事,那就太難了。

李洛笑吟吟地說道:“要說這手,還要學學常凱申啊。嗯,大安府雖然是外朝機構,但直接對天子負責。就讓李雍當第一任大安府令,調李冀為大安府丞。李織為右庶堂右庶長,李綿為右庶丞。調喬布為左庶長,方直為左庶丞……”

這兩年,很多大特務都不再幹特務了。比如李揚李交李徐等人,都做了文官。這是因為,李洛崔秀寧需要最信任的人擔任險要職務,所以很多州牧都是特務出身。起碼現在,特務出身的文官比科舉官員更可靠更忠心。

可以說,唐廷高級文官當中,勢力最大的派系,就是特務系。

隨即,李洛就寫了一道聖旨,改信訪司為大安府,令李雍為大安府令。

李雍多年潛伏大都的功勞,終於又換來一個正二品!

掌管偌大的特務機關,成為兩三千專業特務的大老板。

李雍接到旨意,奉詔謝恩之後,第一時間就受命改組特察局。大安府正大光明的走到台前,成為後唐王朝特務政治的淵藪。

五月二十八,顏隼終於從塞外回歸,帶回了冀州鼎。

唐主大喜,帶著皇後太子和文武大臣,親自到城外迎接,將冀州鼎請回洛陽行宮。

將冀州鼎和雍州鼎擺在一起,所有人都發現,兩只大鼎的高度完全相同,重量也差不多,上面的圖案和字符的風格,也如出一轍。

唯一不同的是,雍州鼎是方形,冀州鼎是圓形。

這更加說明,兩只鼎都是九州鼎了。

天子出征在即,冀州鼎已到洛陽,這可是天大的吉兆啊。滿朝文武圍著兩只大鼎,都是稱頌不已。

鄭思肖奏道:“陛下,徐福帶到瀛州的典籍中,透露了九鼎的線索,如今已經對上了兩只。這說明,徐氏的記載並無偏差。當年始皇帝數次出巡,的確在沿途埋下了九鼎。”

“臣請朝廷設立尋鼎專使,按照記載,赴各地尋找其余的七只古鼎。”

錢選出列道:“按照古籍,揚州鼎很可能在會稽郡(紹興)。因為古籍記載,大禹王曾經去過會稽。而始皇帝第五次難尋,專程去了會稽,在秦望山祭拜大禹,停留了一段時日。”

“所以,臣以為,會稽秦望山,多半藏著揚州鼎啊。”

李洛聽到錢選的話,不由點頭。他也認為,揚州鼎應該在會稽。只是錢選更進一步,通過古籍判斷揚州鼎在秦望山。秦望山並不大,真在的話,那就不難找。

濟南籍官員張養浩聞言也是心中一動,“陛下,按照徐福的古籍記載,兗州鼎必是被始皇帝藏在泰山了。只是,泰山甚大,不易找到。不過,臣倒是查到一個蛛絲馬跡。”

“哦?張卿說來聽聽。”李洛很感興趣。大臣們也都豎起耳朵。

張養浩行禮道:“當年,始皇帝帶著心腹大臣和七十個儒生,去泰山封禪。在泰山之南山腳,與儒生因為禮儀發生分歧。始皇帝一怒之下,禁止那群儒生入山。可是幾天之後,又派人召回那群儒生入山。”

“這是典籍記載之事。這就奇怪了。始皇帝為何禁止儒生入山,幾天後又召他們入山呢?以始皇帝的脾氣,真要發怒的話,怎會如此?”

“臣以為,始皇帝之前並不是真的發怒,只是找個借口支開儒生而已。他應該將兗州鼎葬入了泰山之陽。”

“始皇帝封禪泰山的進山之路,就在中天門道。而古鼎沉重,很難運上山巔,所以最可能的是埋在入山路邊不遠的虎尾坳,那裏地勢低平,周圍峰起,是個風水寶地。於情於理,可能就在那。”

李洛覺得張養浩的推理有些道理。他的師父姜老先生,也曾說兗州鼎在泰山腳下,只是難以判定具體位置。

“禮部派員為尋鼎專使,分赴會稽秦望山和泰山虎尾坳,會同當地官吏,尋找古鼎蹤跡。”李洛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