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先生們,我要破產了(第2/4頁)

在各級貴族領主和樞機主教、主教、商團的征調下,自備武器盔甲戰馬的騎士、雇傭兵、囚犯、流氓在不同家徽旗幟的麾下,絡繹不絕的東來。

蒙古人的恐怖和殘暴,既讓他們驚懼,又激起他們無邊的憤怒。尤其是當聽說蒙古人帶著異教徒軍隊來征服他們時,他們的榮譽心和捍衛主的意志,就賜予他們莫大的勇氣。

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西西裏王國、波西米亞王國、丹麥王國、匈牙利王國等西方強國,以及各大公國、伯國、教會騎士團、雇傭軍團,已經聯合起來了。

上個月,聯軍在匈牙利國首都布達佩斯城舉行了盛大的彌撒儀式,貴族和將軍們手按《聖經》,對著十字架起誓,他們將打敗來自東方的撒旦,並用主賜予的勇氣和智慧,將黑暗的東方沐浴在聖光之中!

他們將不再像之前那樣一盤散沙,他們將恪守團結對外的美德,狠狠踢向蒙古人的屁股,用騎士槍和大劍告訴敵人,什麽是騎士的憤怒。

此時,除了遙遠的英格蘭和卡斯提爾王國(西班牙),該來的幾乎都來了。

聯軍軍勢之大,可謂空前。

聖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三大騎士團主力俱在,三個總團長都親自到了。還有寶劍騎士團等中小規模的騎士團,光各騎士團所屬的盔甲騎士,就有五六萬人!

這可是裝備鎖子甲和面甲的重騎士,也是聯軍主力之一。

除此之外,隸屬於各國、各城邦和各級貴族的騎士,加起來也有十萬人以上。這同樣是主力。

還有來自熱那亞、突尼斯的職業步兵三萬余人,來自波蘭和西裏西亞的志願軍,來自奧地利的礦工數萬人,以及五萬多雇傭軍團。

聯軍總兵力達到驚人的二十五六萬人。光是用來運載糧草的牲口,就超過十萬頭。除此之外,還有數以萬計的匈牙利農奴源源不斷提供後勤。

沒有淪陷元軍之手的半個匈牙利國,都成為聯軍的糧草基地。聯軍大營的糧草,簡直堆積如山。

但是,雖然聯軍規模巨大,光是精銳的騎士就有十幾萬人,可仍然沒有推舉出一位統帥。

這幾乎是十字軍的通病了。

每次十字軍東征,都為了統帥之權吵吵鬧鬧,完全無法達成一致。這次在元軍的壓力下,鑒於數十年前的教訓,雖然他們團結了很多,可仍沒能選舉出各國都認同的人選。

本來,教皇尼古拉四世威望最高,地位最尊,要是出任統帥大家都不會產生分歧。可尼古拉四世年事已高,又不懂軍事,他能親自趕到前線鼓舞士氣就不錯了。讓他當統帥,不合適。

吵來吵去,最後只好將大軍分為南、中、北三路。法蘭西王腓力四世擔任南路軍統帥,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一世擔任中路軍統帥,而由匈牙利國王拉羅斯四世擔任北路軍統帥。

同時,由教皇尼古拉四世組織一個前敵委員會,協調三路大軍的指揮,統一安排糧草後勤。

也就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這兩個月,聯軍和元軍隔著蒂薩河對峙,雖然沒有爆發決戰,但小規模的試探戰鬥卻一直沒有停止。

為何還沒有決戰?

十字軍是在等待英格蘭軍隊和卡斯提爾(西班牙)軍隊前來會師。同時也無法渡河發動決戰。

元軍沒有決戰,則是無法順利渡河擺開陣型。尤其是對岸數十座一字排開的城堡,讓元軍難以下口。

事實上,西方軍隊數十年前的大敗,也讓他們總結了教訓。當年的蒙古大軍,就像一個冷血無情的老師那樣,教會了他們很多東西。

尤其是排兵布陣,軍種配合,探哨間諜等等,他們都學的像模像樣。

兩軍長達兩個月的試探,終於因為蒂薩河的冰越結越厚,同時蒙古人找到了冰層最厚的渡河點,而戛然而止。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阿難答一直再等候天氣更冷些,冰層再厚些。數十年前的西征,蒙古軍隊也利用了嚴寒。

蒙古軍隊耐苦寒,打仗往往選擇秋冬季節。

經過兩個月的試探,阿難答也已經知道十字軍的斤兩。

這次拂郎(歐洲)聯軍的實力不俗,兵馬也多,士氣高昂,乃是大大的勁敵。可是他們的協同,卻不太靈敏。

而且,黃頭色目人的大營,依仗城堡,南北拉的過長,是一個巨大的長蛇陣。一旦某個位置遭到攻擊,其他大營沒那麽快做出反應。

還有,黃頭色目的小股兵馬,相當精悍。可是一旦數量多了,就顯得有些笨拙。他們的軍陣,太差。

倘若只攻其一點,就能破開一個缺口,然後穿鑿進去,一直往北,出現在黃頭色目人的西邊,在其西邊重新集合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