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東羅馬滅亡的消息(第2/3頁)

百官聞言,不禁一起大笑。

陛下說的雖是調侃,可何嘗不是道理?

大唐這次的確要耗費很多錢糧物資,要過苦日子也不假。可這畢竟是暫時的。而從長遠看,大唐不但不虧,反而賺了。

換了平時,要幹成這麽多大工程,又要耗費多少勞力,花費多少錢糧呢?

大唐等於是用最小的代價,來做前所未有的大事。

而且,大唐不但沒有亂,還反擊成功,一舉拿下甘涼。

怎麽算,都是賺大了。

忽必烈這原本看似一箭四雕的陽謀,竟然如同一個巨大的冰坨子扔進不斷添火的大鍋,雖然濺起大片水花,看著寒氣逼人,可還是慢慢的被熱水融化,成為一鍋滾水。

大唐的實力,陛下的英明,難道僅僅是在戰場上嗎?

同樣也在這!

只是,元廷始終不知道,大唐和他們想象中的大唐不一樣。大唐,不會像大宋那樣擔不住事,禁不住風雨。

朝議結束後,李洛下詔封印休衙,官員們開始放假五天。這也是唐廷的休假制度。每年凡新年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都要放假一到五天。

除了這些傳統節日,還有皇帝生日的萬壽節、三月初三祖誕節(黃帝生日)這兩個節日放假。

李洛還打算設置植樹節、軍武節、天道節等特色節日,只是現在還沒有拿出方案。

明日元旦,按照慣例是元旦大朝。由於君臣們這段時日都非常操勞,皇帝下令免除洪武五年的元旦朝賀。元旦大朝純粹是禮儀,舉辦起來非常隆重,也很麻煩。特殊時期,幹脆免除一次。

李洛連這次的宮宴都沒有辦,而是讓臣子們陪伴家人過年,好好歇息幾天。畢竟,元旦宮宴其實也是禮儀性質,君臣們吃的都很累。

實在是這段時間為了賑濟之事,唐廷上下連軸轉了大半個月,滿朝文武沒日沒夜的忙碌,人人焦頭亂額。天子體恤臣下,取消大朝和宮宴,他們當然不會有意見。

退朝之後,李洛攜崔秀寧回到宮中,還沒來得及換下朝服,特察局的李織就再次送來重要情報。

第一個情報來自北方。說這段時日,元軍在遼東和漠北到處威逼利誘那些漁獵和遊牧部落,讓他們跟隨蒙古大軍西遷。

什麽林中人,水邊人,無論是不是和蒙古有關系,只要是北地蠻族,全部編入蒙古部落,享受“國族待遇”。

不識好歹的,對不住,那就只有殺掉了。

元軍還像打獵那樣,到處抓捕各部落青壯。因為看重他們的彪悍驍勇,就把他們編入蒙古軍隊。

截止到本月,元廷幾乎將遼東和漠北各種部族一掃而空,搜括了七八萬精壯補充入蒙古軍。

除此之外,還有好幾十萬部民。

百族林立的東北地區,幾乎被元廷搜刮一空。

李洛得到消息,也說不出是何滋味。

元廷,等於是把後世東北那些少數民族,包括滿清的祖先,全部綁到戰車上,把他們升為蒙古國族,準備帶到西方,增加自己的基本盤。

如此一來,蒙古軍隊的實力得到很大補充,可整個大東北,幾乎就空了啊。

起碼,那什麽滿清,是絕對沒有機會出世了。

忽必烈,真是夠狠,夠絕的。就和後世皇太極一樣,為了入關搶奪中原,拼命的在老林子抓捕各部落精壯,編入滿州八旗。事實上,所謂滿州八旗中的兵丁,很多都不是一族。

這也說明,忽必烈已經急於西遷了。畢竟大都離西方實在太遠,根本鞭長莫及。一日不西遷,西方的廣大疆土就一日不安穩。

“就是蒙元上都和林城,也要放棄了。和林城一帶的幾萬帳蒙古人,也要西遷。陛下,老師,元廷不但要退出河北,還要退出漠南漠北啊。”李織說道。

元廷退出河北,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因為蒙元主體在西方,他們守不住河北,也不想再守。

可是退的這麽徹底,連漠南漠北都放棄了,卻是特察局沒想到的。

崔秀寧道:“這不奇怪。因為元廷不認為大唐會占了漠南漠北。他們以為,漢人只種田,不放牧,要草原沒用。既然如此,那草原就還是他們的。”

“第二,蒙古人口太少,西方要征服的人太多,他們不能再留人看守草原,只能全帶走。還有,蒙古人一向逐水草而居,並不安土重遷,也沒有築城的習慣,和林城雖然是他們的上都,可他們說放棄就能放棄。”

“謝老師解惑,弟子明白了。”李織道,“還有一個消息,是從西方傳來的。”

李洛和崔秀寧對視一眼,都隱隱猜出是什麽情報。

“元軍在十月初九,已經攻下拂菻京都君士坦丁城……”李織一邊說一邊遞上一份整理過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