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北伐!(第3/4頁)

“但有此江防,賴將士死戰,則我大宋江山穩如磐石矣!”

“國家生死存亡之秋,正是臣子披肝瀝膽之時!只要我等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則李唐奈大宋何!”

一句句震耳發聵的話語,風骨嶙峋,擲地有聲,響徹在兩淮之地。如今王使君的能臣幹吏之名,已經飛出兩淮,整個中原都知道了。

為官不識王使君,便做宰執也是昏。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

因為王使君,為了抗唐大業,對淮西江防可謂嘔心瀝血。可以說,安慶府的衙門不在城中,而是在小孤山,那裏是最容易觀測唐軍動向的人。

王使君為了江防重務,可以天天巡視江岸,加固工事,訓練鄉勇,以至於廢寢忘食,三過家門而不入。

誰能做到?

聽說,就連京中留太師,都很滿意王使君,很快就要提拔王使君為沿江制置使,兼任淮西制置使!總督淮西軍政大權。

這可是封疆大吏啊!

可王使君明明很快就要提拔,卻仍然照舊致力於江防,心志如鐵,功名利祿亦不能移,當真是幹城典範。

此時,大名鼎鼎、聲望日隆的王使君,正一如既往的在小孤山觀測對岸敵情。

江風吹著王四郎黑瘦精幹的臉龐,吹動他破舊的官服,顯得他更有一種嶙峋堅韌的風骨。

王四郎的目光從對岸收回,對身後的大群屬官錚錚說道:“淮西是啥子?淮西古稱北國克星,大宋禦三家!”

“爾等曉得為啥子嘛?”王使君的一口濃重的川蜀鄉音,此時不但不讓人覺得有趣,還讓人聽著更加提氣。

“那是因為,淮西漢子能打嘛!響當當的漢子喲!哪果怕哪果!只要你們做出樣子來,龜兒子的唐軍,打不下淮西!”

“越是舍不得自己的腦殼,那腦殼就掉滴越快!你要是不怕他,那你的腦殼也不得掉!為啥子?狹路相逢,勇者勝!”

眾官紛紛拱手:“使君之言,我等記下來了!淮西江防,眼下固若金湯,唐軍過不了江!”

王四郎點點頭,被太陽曬黑的臉一沉,“好滴,好滴!那本官就放心嘍!本官給你們講,讀聖賢鼠,要曉得榮辱廉恥!眼下唐軍隨時可能渡江北侵,要是哪果臨陣逃脫,可別怪本官不客氣!”

“使君放心,我等吃的是大元……大宋俸祿,生是大宋之臣,死是大宋之鬼!”屬官們一起表態。

同知王清道心生敬仰地說道:“府台官人,你已經數日巡防江岸,沒有回城了,還是回城歇息一日吧。這兩百多裏的江防,這麽多兵馬鄉勇,都需要府台提調,府台一身擔著淮西大局,還請珍重貴體啊。”

王四郎嗯了一聲,他的確需要回城歇息一下了。

唉,什麽時候熬過這段日子,調到開封啊。

這天天夜裏做夢都是唐軍過江,如此提心吊膽何時才是個頭啊。

王四郎又巡視了附近一番,這才打著儀仗回城歇息。

夜裏,知府衙門仍然燈火通明。王使君在享用了一個十五歲的清倌人之後,並沒有心滿意足的擁香酣睡,而是披衣起床,繼續工作。

他點著蠟燭,照著官房中懸掛著的巨大江防圖,陷入了沉思。

唐軍,究竟會不會從安慶府渡江?

要是從安慶府渡江,那自己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沒錯。王使君之所以如此宵衣旰食的大辦江防,而且的確效果明顯,可他的目的,真不是為了抵擋唐軍登岸。

他的真實目的,是想讓唐軍覺得在安慶渡江不易,從而知難而退,改為在其他地方登岸,這樣一來,他才有從容逃走的時間。

要是唐軍仍然在安慶登岸,那他的苦心就白費了啊。

當然,這個原因,是絕對不能宣之於口的。

“就算龜兒子的唐軍從安慶府登陸,也希望江岸兵馬能抵抗一下,總要有機會走為上才是道理哦。”

王四郎暗暗想道。

一陣秋風吹來,王四郎出室仰望明月,嘆息道:“中秋節就要到嘍,可惜夜不安枕,沒了賞月的心思。”

王四郎夜半才忙完“公務”,這才摟著那個小女子倒頭睡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王四郎猛然坐起,滿頭都是大汗。他瞅瞅已經天光大亮的窗戶,重重松了口氣。

還好,是個夢。日他先人,嚇死老子了。

王四郎自失的一笑,看著被子裏露出一頭青絲的小女子,不由又來了興致。

然而正在此時,忽然一個奴仆連滾帶爬的沖進來,在王四郎發怒之前大喊道:“官人不好了!唐軍過江了,那什麽火炮都轟響了!江岸上來人請官人立刻去主持大局!”

什麽!?

王四郎兔子一般跳起來,披上衣服就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