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禦駕親征……恭喜陛下!(第2/3頁)

領土區還算好的,最差的是將來的海外領,那就是純粹的殖民地了。

至於海宋,就是打敗他們,李洛也不打算占領其地,總要給他們幾年時間教化當地土著,多為大唐做做嫁衣。

李洛說了自己的看法:“不納入本土,算作領土,設立兩個總督轄區,分而治之。”

“南洋三國如此無禮,朕決議討伐之。以免北伐後顧之憂。軍師府,可有大將軍人選舉薦?”李洛問道。

軍師府的兩位太尉都是皺眉,想不出能合適的人選。

原因其實很讓人無語。

這些年,只有四個人統率過十萬人的大軍出征過。這四人除了李洛,就是文天祥,陳淑楨,江鈞三個太尉。

其他人,最多統率幾萬人打過仗,打的還是方面之戰。

從他們當中選拔一個能統率十幾萬大軍南征打滅國之戰的人,並不容易。

其中能勉強作為南征統帥的兩個人,楊序在鎮守東州(高麗),防備蒙元;朱頷在蘭州黃河之南地區,也防備蒙元,都是責任重大,不能輕離。

而蕭北,武巖,張斂,楊青雀等人,統帥之才還差了一些,還需要一些磨練。虎古純粹是騎兵大將。

“陛下,讓臣去吧,臣本是南人,也不怕水土不服。”南閣太尉陳淑楨說道。

李洛作為皇帝,不宜再輕易出征了。文天祥坐鎮關中,江鈞主持軍師府日常事務,最適合的反而是陳淑楨。

但楊漢明卻提出反對。

“陛下,臣以為,此戰還是陛下親征為妥。因為南征要對付的不光是兩國,還要加上海宋!要對付的其實是三國,大唐將領雖然眾多,可如今能做到一戰而下者,唯有陛下!”

“如今已經快到十月,此時準備,最快也要在十一月才能出兵。而明年大唐還要北伐,這南征之戰,最多只能打半年。不然,北伐就會大受影響。”

“除了陛下,沒有那個將帥,能在數月之內打敗三國,平滅真臘和暹羅。這暹羅就很難打,當初海宋也打過,結果鎩羽而歸。要是一旦沒打好,陷入曠日持久之戰,那我大唐就南北為戰了。”

楊漢明的意思是,如今南洋三國勾結反唐,這南征必須要打。可是要速戰速勝,幾個月之內就打完,不給北方蒙元利用此事的機會。也不為北方留下後顧之憂。

可如此一來,就必須經驗豐富的名將來打。

楊漢明這麽一說,陳淑楨立刻不再堅持推薦自己出征。

因為,她根本沒把握幾個月之內就搞定南洋三國聯盟。先別說海宋的實力已經很不弱,就是暹羅,那也絕對是強敵。

十幾萬大軍南征,在地形不利的地方和數十萬敵軍打仗,以唐軍之強,雖然大敗不容易,可一旦打得不好,小敗卻難免,更別說痛快大勝了。

要是誤了北伐大計,她就是以死謝罪,那也於事無補。

李洛也是皺眉。

他不想再出征。在外征戰,風餐露宿,哪有在家舒坦?

可這一仗,時間實在趕得不巧。

拖著不打吧,南洋三國不可能老實不惹事,必定會在明年北伐時搗亂,趁唐軍主力北伐,三國聯合出兵攻唐幾乎可以肯定,這也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那就只能現在就打。

考慮到明年北伐,用兵南洋的時間,也就不到半年。不到半年,要勞師遠征解決三國幾十萬聯軍,這難度,不是名將根本搞不定,就是名將,也可能翻船。

最保險的,只有自己親征了。

林必舉道:“臣認為,此戰重大,陛下親征,戰事的確是最有保障。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陛下呢?這勝敗兵家常事,誰能保證一定能速戰速勝?萬一陛下有個閃失,我大唐如何承受的起?這親征之議,還請陛下三思啊。”

崔牧說道:“陛下,若要禦駕親征,則非帶二十萬大軍不可。沒有二十萬大軍護駕,臣便是死諫,也要勸止陛下親征!”

楊漢明也建議,非帶二十萬大軍不可。要不然,就是主張禦駕親征的他,也會反對禦駕親征。

二十萬大軍!

事實上整個唐國,只有李洛和文天祥統帥過二十萬大軍。

“好!軍師府下令,朕決議親征。統水師三萬,陸師十七萬,十一月初十之前,陸師大軍務必聚集在緬州!”

李洛正式下令。

為何要在緬州集結而不是在交州?因為從交州攻打真臘和暹羅,山高林密,而從緬州進攻,就容易多了。

軍令當然是秘密的,調兵事關軍事機密,當然不會頒發明詔。

隨著密旨下達,軍師府迅速擬定戰略戰術,推演地形,而兵部也調遣將領,準備糧草軍械……整個唐軍立刻開始調動起來。

唐廷大事,立刻秘密轉到南征之上。重臣們都知道,陛下在江陵不會待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