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不能像滿清那樣幹(第3/3頁)

武官人事權,正四品以上必須報君主親斷,正四品以下由兵部決定。

軍師府雖然有調兵權,可沒有京城等重地的調兵權。其他地方兵馬調動,一個旅以上就必須要報君主決斷。因為君主才是最高統帥。

一旦有戰事,軍師府需要制定戰爭計劃,統籌安排作戰,向君主推薦將帥人選,由君主親自任命。

可以說,軍師府看上去地位很高,但平時權力其實有限。

“軍師府沒有什麽問題了,這是我最在意的,幾乎沒有漏洞了。”李洛對軍師府的制度很滿意。

這個制度,保證了皇帝才是軍隊統帥。唐國軍師府,和後世的總參職能很接近了。

……

汴京開封,城頭上飄揚著十幾面宋字大旗。城中原本廢棄幾十年的金南京皇宮,此時又煥發了生機。

大元朝的兒皇帝趙顯,已經在開封即大宋皇位半月了。

宋宮三大內(紫宸宮,延福宮,艮嶽)毀於大火和戰亂。此時趙顯住的是金汴京皇宮。

雖說汴梁金宮早就荒廢,可畢竟是皇宮,偽宋小朝廷也只能將就著用了。

金宮是完顏亮征發民夫數十萬,耗費四年時間,在宋宮三大內的基礎上修建的。由於中原缺大木,完顏亮下令從陜西運載大木,光是運木料的軍民,就有十幾萬。

當年很多軍民為了大木,有的累死在陜西秦嶺,有的淹死在黃河。幾十萬人辛苦數年,才建成“九裏三十步”、“制度宏麗,金碧輝映,不可勝言”的汴京皇宮。

面積是明清紫禁城的兩倍,嵯峨壯觀,大氣雄渾,又極盡奢華富麗。

金朝滅亡後,皇宮遭到很大破壞,再也不復昔年盛況。蒙元皇帝不來住,城中百姓不敢住,官衙不敢用,只能空著荒廢,猶如鬼蜮。

此時的皇宮,殿宇生喬木,宮闕出狐兔,殘垣處處,當真荒涼的很。

東華門猶在,不見唱名人。

金末元初詩人杜瑛,有《吊金宮》一首為證:

“月上觚棱椒壁濕,廢殿荒台土花碧。洛陽書生汴梁客,一夜春風頭欲白。”

趙顯進入開封後,調遣一萬改為宋軍的漢軍,清理廢宮。足足花了幾天時間,才清理幹凈。光射殺的野兔野雞,就數以百計。大慶殿還發現了碗口粗的大蛇,被新任命的禁軍將領曹孝斬殺。

明明是真龍天子所在的正殿,卻發現大蛇盤踞,這不由讓偽宋小朝廷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好在主殿大慶殿等宮闕保存還算完好,清理後勉強能作為皇宮使用,這才有模有樣的開起了大朝會。

本來,現在是不能舉辦大朝會的,時間不對。

按照宋廷舊例,只有元旦,東至,五月朔日才能舉辦大朝會,所有在京官員,外使,宗室都要參加,規格非常宏大,五禮齊備,僅僅大慶殿的黃麾儀仗,就有五千七百人。

宋朝是周禮復古的時期,為了向遼夏等周邊國家宣示華夏正統,宋朝大肆恢復周禮,制定了比唐《開元禮》更加嚴密宏大的《元豐朝儀》。

宋代大朝會,每年最多兩三次。

要是熟悉宋朝典章的人看見唐主李洛的聖壽典禮,一定會嘲笑唐國簡陋,不知禮儀。

趙顯破例的召開大朝會,當然為了提振人心。

而開封城內的百姓,對趙顯登基這件事,心情都很是復雜。

要說有多高興,那當然是扯淡。可是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期待。

不管怎麽樣,韃子總歸是走了。哪怕韃子自己走的,終歸是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