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朕要……以己為敵!(第3/4頁)

難道是穿越時空時帶來的影響?兩人不得而知。但他們的確比穿越前年輕了一些。

崔秀寧也完全不像三十歲的女人。她就是拿到現代,估計也就二十三四的樣子。在這個時代,完全就像是雙十年華。

這可是生過幾個孩子的女人啊。

莫名其妙的年輕幾歲固然是好事,可李洛卻不禁為自己的兒子李征擔心。

看樣子,自己的壽命短不了,兒子要當多少年太子?

三十年?四十年?

兒子會不會等不及啊?

呵呵。

李洛想到這裏,不由感到好笑。覺得自己的想法很荒唐。

算了,當皇帝太久也不是好事。真要老了,退位當太上皇不好麽?

一直霸著皇位到死,太自私了。

不能被權力控制自己的本心。

也不能被女色所誘,要管得主自己。

之前,他聽到女道士要進來陪沐,心中也微有所動。但能控制自己,那就是英雄本色。

要做一個流芳百世的千古明君,成為彪炳史冊的大人物,就要時刻以自己的欲念為敵,堅守初心。

弱水三千,吾只取其一瓢亦。

朕有江山,亦有國色,夫復何求?

二三子,請聽吾言。男人,不要貪杯才是啊,不然會醉,會迷失花叢中,不知歸路的。

李洛全身心的泡在溫泉中,閉目修持內心。良久,才在氤氳的水氣中睜開瑩然的雙眸,堅定而有神。

八年來,他和崔秀寧夫妻同心,相濡以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個世界,有資格作為他對手的,已經微乎其微了。

最大的敵人不是忽必烈,不是元庭,而是他自己。

李洛泡完溫泉,神清氣爽的離開華清池,又與臣下臨驪山之巔,登高望遠,遊目馳懷。

此時正是黃昏,山色滴翠,晚霞似錦,瑰麗如夢,壯美難言,不愧是關中八景之一的“驪山夕照”。

唐主來到晚照亭,俯瞰始皇秦陵,遙想當年此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博褒姒一笑,楊貴妃出浴侍兒扶起嬌無力,但見關中大地雄渾蒼茫,高天厚土,渭水如帶,不知隱葬了多少故事。

真是江山如畫,世事如棋。

李洛不禁很是感懷,醞釀片刻,便緩緩吟道:

王戲烽火台,帝葬驪山陵。

妃浴華清池,人登晚照亭。

往事共天地,青山同古今。

莫留遺恨曲,再與後人聽。

李洛這首新詩平平無奇,並無佳句,但警示意味十足,大有以史為鑒,汲取古人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的自律之心。

隨行的司錄郎中孟徽立刻拱手行禮,鄭重其事地問道:“敢問陛下,禦詩何名?”

李洛想了想,“此詩就叫《驪山懷古》。”

“諾。”孟徽聞言,立刻從革囊中取出紙筆,飛快的錄下:“二年十月二十五,上登驪山,臨晚照亭,賦《驪山懷古》,詩曰:……”

李洛顧左右道:“驪山宮,我家舊行宮也。列祖列宗,多有巡幸,玄宗尤愛之。今日,早不復昔日盛況了。”

朱頷道:“如今我大唐再興,陛下駕臨驪山,此間必將再成勝地。”

李洛看著晚霞,感嘆道:“何斯之美也!惜乎不見古人。諸卿,殷鑒不遠,勿令後人惜乎我等啊。”

“為帝王將相者,厚德載物,應以天下為先,享樂在後。公心是從,民心為本。如此,富貴才能長盛不衰,功績才能遺澤後人,美名才能青史流轉。”

朱頷等人拱手:“陛下聖訓,震耳發聵,臣等不敢忘。”

韋素恭敬地說道:“陛下燃犀獨照,神謨聖斷,不但天資英睿,雄才大略,更兼漸仁摩義,龍德在田。便是仁民愛物的千古聖王,亦不能過也。”

隨侍臣子多是武人,他們不由側目,心道這韋素真會說話啊。

卻聽韋素繼續說道:“自古帝王,臣未聞以明君而仁君者,能留下千古憾恨的。祖龍有二世而亡之憾,幽王有身死犬戎之恨,玄宗有安史叛亂之辱。而陛下明則賢也,賢則仁也,猶一日三省聖心。向使陛下善始善終,何患後論。臣先為陛下賀之。”

這番話的確說的高明,既說了好話,也委婉的請求李洛善始善終,不要像玄宗那樣先明後暗。

這不是逢迎拍馬,而是諫言了。

李洛捋著唇邊微微上翹的胡須,鄭重點頭道:“善。卿之言,朕已具之。”

顯然,天子很有雅量。

韋素這番話雖然說得好聽委婉,但要是換了乾隆那樣的君主,估計一個喪心病狂跑不了。你一個奴才,算什麽東西,也敢讓朕善始善終?朕要你教我做皇帝?

司錄郎中孟徽立刻記載:“上以驪山故事,誡臣下先憂後樂,以公以民。禦前奉事韋素,諫上善始終。上嘉之,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