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高陵決戰,血色月夜(第4/7頁)

副都元帥察歹只也露出兇很的神色,“要是抓住李洛,就剝了他的皮,大卸八塊,把他的頭顱做成酒器,獻給大汗。”

來自大都的怯薛侍衛都蘭笑道:“李洛一滅,我軍就乘勝南下,滅了偽唐。聽說,李洛的女人崔氏,是個天下少有的大美人,到時,我想第一個嘗嘗。”

蒙古將領們聞言一起大笑,樂不可支。都蘭一向好色,府中還養了教他修習大歡喜功的喇嘛。

讓他炮制李洛的偽後,倒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幾人放肆的談論一番,似乎李洛不堪一擊,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一般。

這也不怪他們太過自信。從軍事的角度看,李洛孤軍深入,的確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

想翻身,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且每拖延一日,對大元就更有利。

九月的秋風浩浩蕩蕩,奔騰在五陵原上,讓成為牧場的漢家陵區,變得悲愴無比。

唐軍和元軍遙遙相對,殺意盈野,似乎讓深埋地下的漢朝帝王,也忍不住擔憂唐軍的處境。

第二日,元軍故技重施,仍然無休止的發動襲擊騷擾戰術,令唐軍不堪其擾,卻無可奈何。

唐軍只能擺出防守陣型,用弓箭和火銃還擊。元軍顧忌唐軍火器厲害,也始終不敢沖鋒,甚至不敢多派人馬增加密集度。

一天下來,唐軍傷亡了數百人,元軍騎兵也傷亡上百。

看交換比,還是唐軍吃虧。

而且,元軍眼見唐軍的火器難以奏效,也越發驕狂,士氣越來越高漲。

唐軍將士早就得到命令,故意擺出士氣下降的狀態,就是喊殺聲,也小了不少。

“哈哈哈!”元軍大營內,都元帥阿劄海放聲大笑,“叛軍士氣已經不行了,他們可憐的懦弱騎兵,也不敢拿出來決戰!叛軍這麽耗下去,就是木華黎來打,也打不贏我們!”

木華黎是大蒙古國公認的絕代名將。阿劄海這麽說,當然是認為李洛不如木華黎。

夜裏的唐軍大營,李洛終於下達了明日“撤往”高陵的命令。

“嗚嗚嗚——嗚嗚嗚——”

第二天大早,唐軍中的號角就嗚嗚吹響,大軍一起拔營,以三個品字大陣,互為犄角的緩緩往東,順著涇河移動。

“叛軍動了!”

元軍騎兵立刻一起尾隨而上,不遠不近的綴著唐軍。元軍雖然處於主動,但也不敢貿然沖鋒,仍然不斷騷擾。

唐軍保持著隊形,一邊緩緩移動,一邊反擊。

此時,唐軍長期苦訓的素質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他們在武士的組織下有條不紊,沒有露出破綻。而偽裝唐軍騎兵的義軍,則是處於大陣中間。

五陵原上,雙方十幾萬兵馬一起移動,場面煞是壯觀。

“叛軍這是要撤往兩河交匯處!”哈赤牙哥立刻判斷出唐軍的意圖,“這的確算個辦法,那裏三面環水,限制了大元鐵騎的行動。”

哈赤牙哥一點也不著急,他眯著眼睛冷笑,“李洛也算名將,他想到這一步很正常,但那有什麽用呢?只不過多掙紮幾天罷了。”

的確,李洛的做法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徹底改變被動的局面。

二十裏的距離,唐軍足足走了三個時辰,才來到兩河交匯處的狹窄三角地帶。這裏就是高陵了。

唐軍一直來到兩河交匯的河邊停下。

背後是河,南北兩邊都是河,只有西面是平原。

此地,的確能很大限度的防禦元軍襲擾戰術。

不過,兩河距離仍然寬達數裏,地勢仍然平坦,仍然有利於騎兵。

尤其是元軍所在的位置,寬達五六裏,足夠圍困唐軍了。

唐軍的處境暫時雖然得到好轉,卻無法擺脫被騎兵圍困的局面。

一時間,雙方對峙起來。

很快,太陽又落山了。

“就這樣把叛軍困在五陵原。只要叛軍不動,我軍也不動。叛軍一動,我軍就襲擾他們,讓他們疲如奔命,累也累死他們。最多再過十天,河東大軍就到了,到時李洛必敗無疑。”哈赤牙哥說道。

蒙古色目將領們都是點頭。

沒錯。兩軍態勢到了這一步,已經很明朗了。可說大元已經勝券在握。雖說叛軍只傷亡了數百人,可這麽耗下去,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而他們一人雙馬,又在外圍,糧草源源不斷,還能好好休息,就是耗一個月也耗得起,叛軍就耗不起了。

幾天衣不解甲的睡不好覺,你試試。

要是下雨,哪就更不得了。

此夜,元軍騎兵就駐紮在唐軍之西三裏之外,肆無忌憚的圍困唐軍。

此地狹窄。如果唐軍用火器向前逼近,他們就後退,等退到開闊處,就再施展三面襲擾的戰術,就能將唐軍逼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