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龍入關中!(第2/4頁)

讓善於騎射的蒙古鐵騎和探馬赤軍守城,先別說他們願不願意,就算願意放棄戰馬守城,那也比不得漢軍。

說起守城,蒙古色目騎兵真的不行。

大散關,元軍主力大營。

中軍大帳內,陜西平章政事哈赤牙哥正一臉愁容,他想不出擋住叛軍的法子。

關中號稱金城千裏,固若金湯。可那是建立在漢中和武關在手的情況下,要是漢中和武關落入敵手,那關中門戶洞開,就不算真正的固若金湯了。

如今,斜口關是擋不住李洛的,能擋住李洛的,唯有大散關。

大散關,才是阻止李洛進入關中的最後一道險關。

想到這裏,哈赤牙哥幹脆下了一道軍令,令防守斜口關的兩萬元軍北撤到大散關,反正斜口關算不得險要,很難阻擋叛軍,還不如放棄,加強大散關的防守兵力。

哈赤牙哥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所以,等到李洛準備信心十足的攻打斜口關時,竟然發現元軍突然棄關北撤。

李洛頓時有些郁悶。他哪裏不知道,斜口關的元軍是撤到大散關了?如此一來,大散關的元軍兵力更是雄厚,要打下來就更難了。

看來,可能要打一場硬仗了。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李洛不願意硬攻大散關,每個唐軍戰士,都是寶貴的。

唐軍在斜口關修整了一日,就浩浩蕩蕩的直撲大散關!

九月十三,七萬多唐軍兵臨大散關,與大散關的元軍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唐軍沒有馬上攻關,而是在關外紮營修整。

李洛登高遙望大散關,但見兩邊崇山峻嶺,中間一道蜿蜒,延伸向一座巨大的關城。

當真是雄關漫道真如鐵。

這關城之下,兵力很難展開,攻打關城當真不易。但要說險要程度,並不如榆關(山海關)和潼關。

能打。

硬仗,也不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唐軍有火炮。此時已經打到大散關,不用顧忌火藥的耗費了,放開了打就是。李洛寧願多消耗彈藥,也不願意拿人命打下大散關。

“陛下,臣認為,我大唐火炮,可先轟擊關城,不讓元軍有片刻安歇,挫其銳氣!”朱頷稟奏道。

李洛點點頭,“你是攻城大將,你自行決定吧。”

“遵旨!”

朱頷還是老辦法,他先在關城附近的山上修築盤山道路,將十斤彈重炮運載上去,構築炮擊陣地。

接著,他又在關城之南一裏,設置拒馬,拓寬山腳,布置六斤彈中型火炮陣地。

他要構建一個立體的火炮陣地,最大限度的轟擊關城。

唐軍忙著構建炮擊陣地,關內的元軍將領們,卻開始爭論不休。

關內元軍有六萬人,憑借險關防守,原本怎麽也能守得住。可問題是,這六萬人騎兵占了大半,步兵只有兩萬。

而四萬蒙古色目騎兵,是不擅長守城的。要是主動出關用騎兵攻打唐軍也不行,因為關外地形狹窄,很不利於騎兵縱橫。

所以,騎兵將領們強烈要求,放棄大散關,放唐軍進入關中平原。

然後,再撤回藍田關的一萬騎兵,調回鎮壓造反的兩萬騎兵,聚集七萬騎兵,在平原上和唐軍決戰!

大元在關中有完好無損的七萬鐵騎,為何害怕叛軍進入關中?為何不幹脆大方的放他們進來,卻非要讓勇士們舍棄戰馬守勞什子的城?

平心而論,這個法子對於蒙古將領來說,是最讓他們有信心的。

“平章官人,不要守這大散關了!聚集騎兵,放叛軍進入關中,讓他們嘗嘗大元鐵騎的厲害!”

“是啊平章官人,阿劄海說的有道理!我們蒙古勇士,不能像契塔(漢人)那樣守城!那不是蒙古勇士拿手的把戲!我們還有七萬騎兵,聚集起來決戰!”

蒙古將領們紛紛建言,語氣咄咄逼人。

平章哈赤牙哥怒道:“關中是大汗當年的根基所在,這麽重要的地方,本堂不敢賭!固守大散關和藍田關,等候河東大軍過黃河來援,才是最穩妥的法子,而不是像個冒失的獵人那樣,主動將豺狼放入自己的帳篷!”

都元帥阿劄海惱火的摘下頭盔,不假辭色的反駁:“平章官人!我阿劄海不能同意你的看法!鬼知道河東大軍什麽時候能渡過該死的黃河!可叛軍就在眼前!”

“讓好幾萬鐵騎放棄戰馬守城,這不是我們蒙古大軍該打的仗!就是大汗知道,也不會同意平章官人守城的!這難道不是懦夫的打法嗎?”

哈赤牙哥猛的一拍桌案,將一柄割肉的匕首震的跳起來,這個蒙古老官人咆哮起來:

“阿劄海啊!我的阿劄海!為何你固執的像頭公牛,愚昧的像只麅子,短視的像只旱獺!”

“來的人是誰?那是李洛!他是叛臣不假,可他是一個奸詐如狐的名將!你能保證把他放入關中,就能打敗他麽?要是輸了,關中重地落入偽唐的手裏,會是什麽後果?這個後果,本堂承擔不起,你阿劄海更承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