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衣被天下!(第2/3頁)

“這樣,朝廷是多墊上了買糧錢,卻省了運糧的錢和功夫。”

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皇後這個主意好啊。東邊不征,西邊買。朝廷只是墊了錢,卻還能收回來。可運糧的成本和功夫卻省下了,還省了很多事。

李洛笑道:“梓童言之有理,那就這麽辦吧。政事堂立項,戶部和財部協辦吧。嗯,項目計劃,三天內要送到龍章宮。”

“遵旨!”林必舉等人一起領命。

朝會結束了,李洛和崔秀寧一起回到龍章宮,很快就得到侍衛的稟報。

“陛下,皇後娘娘要找的那位黃道婆,已經找到了,眼下送到了宮外。”

“快傳進來!”崔秀寧立刻說道。

“你找了黃道婆?”李洛有點驚訝,他竟然忘記了這事。

黃道婆是誰?那可是改變中國的一百個名人之一,而且位置非常靠前。

這是一個被很多人嚴重低估的人物。

在黃道婆之前,華夏的棉布很不普及,只是少量使用。為何?

因為從棉花加工到紡織的一系列工序,都非常落後,導致棉布很難普及。

棉花紡織技術和絲綢紡織技術,差距很大。

就說第一道脫棉籽的技術,就是一道難關,只能靠純手工來幹,效率非常低下,導致人工成本很高,使得棉布比絲綢還要貴。

黃道婆是松江人,她流落瓊州當道士數十年,結合島上黎族的技術,發明了軋棉機(攪車),一舉攻克了脫籽難關。

她還發明了三錠腳踏紡車,蠟絲長弓,平紋織布機,提花機,以及錯紗配色等先進技術,使得華夏的棉紡技術領先世界幾百年!

元大都的遺址內,有黃道婆的壁畫。這說明,她應該是得到了元廷甚至忽必烈的接見。

黃道婆對江南地區以棉布為核心的商業發展影響巨大。黃道婆回松江後,教授棉紡技術,使得江南地區的棉布迅速普及,取代了普通百姓穿的葛布和麻布,棉布開始走入千家萬戶。

江南由此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棉布,成為江南最重要的貿易產品之一,直到晚清才被“洋布”打敗。

可以說,沒有黃道婆,就沒有明清時代江南的商業繁榮。這也是她被稱為“棉神”,在江南多祠廟的原因。

李洛和崔秀寧早就知道棉花的重要,海東幾年前就種植了棉花。可問題是,兩人對棉紡技術一竅不通,根本無法普及棉布。

現在好了,終於找到黃道婆了。

很快,一個身材矮小,身穿道袍的中年女子就被帶進龍章宮。

這女子顯然是見過世面的人,她的臉上並無驚慌之色,而是恭敬中帶著平靜。

也是,能創新先進棉紡技術,並且主動教授眾人,傳播推廣的,不但天分很高,也有很高的境界。這樣的人,很少會害怕什麽。

“貧道黃姑子,拜見官家,官家萬福。”黃道婆不慌不忙的下拜。

黃道婆是別人對她的尊稱,她當然不能在天子面前自稱。

雖說猜到皇後找自己的來意,可她很奇怪,皇後是怎麽知道自己這個天涯野道的。

她在南海見過逃難的趙官家,見過南逃的大宋宰執,所以對於面聖並不驚慌。雖然遠在天涯海角,可如今瓊崖歸唐,皇恩浩蕩,她自然聽聞聖天子的舉措,當然就更不用驚慌。

“道長請起!”李洛心中敬重,面上卻神色淡然。

他是天子,不能太過於表露情緒。

崔秀寧則是親自扶著黃道婆起來,“本宮久聞道長大名,這才派人去瓊崖相召。”

此時,黃道婆還沒有回到松江。

“謝聖人,貧道慚愧。”黃道婆垂目說道。她雖然自稱貧道,可全無張三豐那種仙風道骨的樣子,要不是因為穿著道袍,看著就是一個民婦。

尤其是她不戴道冠,仍然漆黑油亮的頭發只插了一支荊釵,膚色頗有風霜,但五官周正,目光瑩然生輝,明亮澄凈,顯得有些出眾。

但她的確就是一個道士,還是瓊崖很受黎人尊敬的一個道士。她出身貧寒,身世坎坷不假,但三十年的道士生涯,也足以讓她不同於一般民婦。

“不知官家和聖人召見貧道,所謂何事?”黃道婆行禮說道。官家和聖人,是五代兩宋對皇帝皇後的稱呼,她不知大唐制度,還是使用舊稱。

崔秀寧沒有糾正她,微笑著說道:“聽聞道長精於棉紡,不知道長可願為國效力,推廣棉布?”

黃道婆已然猜到。皇帝和皇後召見自己,總不會為了論道。她雖是道士,可對道經並不精通,比她出名的道士多了去。

那當然是因為棉紡了。

“謝聖人信重,貧道慚愧之極。”黃道婆有些赧然,又有些驚愕。畢竟棉紡在上位者眼裏,算不上了不得的事物。可皇後皇帝卻如此重視,可見的確與趙官家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