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三國攻唐!(第3/4頁)

“今日,元(朕)要帶領你們,重走祖先走過的路!殺回去!元向你們保證,你們會有數不盡的糧食,土地,女人!”

“元告訴你們,打贏這一仗,你們就能成為成為演陀栝,弓久,甚至封臣!”

大理軍士卒們頓時激動起來,紛紛喊道:“殺回去!殺回去!”

蒼山洱海之間,一片呐喊。

就連大雪也冷卻不了他們火熱的心。只要打仗有好處,他們並不怕打仗。

蕭畾此時已經得到父皇蕭隱駕崩的消息。她一身孝服,扶著大肚子向段正行禮:“臣妾,祝膘信旗開得勝,開疆拓土!”

她低著頭,目中掩飾不住激動的神色。

兄長在東邊攻打唐國江西,宋軍攻打唐國福建,而大理軍馬上就會兵臨川蜀。

李洛,你這次還能贏麽?

想到李洛兵敗被擒,蕭畾就感到一種眩暈般的舒爽。

你不是拒絕我麽?我一定要讓你後悔。

段正看著姿容清麗,如出水芙蕖般的蕭畾,溫言道:“星母(皇後)好好養胎,等元打下成都,你生的孩兒無論男女,都叫段錦城!”

“謝膘信賜名!”蕭畾有點笨拙的彎腰。

布燮、坦綽、久贊等清平官們,一起摘下圓圓的高帽,露出點過香疤的和尚頭,說道:“臣等祝膘信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大理文官一般是“釋儒”出身,本身即是僧人,也是儒士。

段正跨上白馬,抽出戰刀,“元請蒼山洱海為證!必賞罰分明,與將士同進退!出發!”

“嗚嗚嗚——”軍號一響,大理兵頓時在各部將領的統帶下,冒雪往東北而去。

正月初三,匯聚到段正身邊的兵馬越來越多。除了建昌府各部的兵馬,其他兵馬全部到齊。

正月初四,大軍渡過金沙江,迤邐而北,進入建昌府。

正月初九,二十萬大軍全部聚齊,渡過大渡河,前面就是唐國川蜀的黎南郡(黎州)了。

大理二十萬大軍壓境的消息,早就傳到成都城的州牧衙門,和節度使府。

而益州唐軍也已經做好準備。

益州節度使朱頷,早就奉李洛密詔,調遣了在松潘郡草原訓練的五萬騎兵南下。

益州牧楊漢明也早就征集好糧草和民夫騾馬。

而黎南郡和真定郡的百姓,早就疏散,堅壁清野。

十三萬唐軍在朱頷,虎古,耶律忠節的率領下,緩緩南下。

正月十四,段正親率二十萬大軍,氣勢洶洶的進入黎南郡,與十三萬唐軍對峙於真定。

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大理軍進入益州黎南郡之際,東方的局勢也緊張萬分。

正月十二,三十二萬梁軍在蕭焱親自率領下,滾滾東來,穿過幕府山,進入江西。

而更早些的正月初十,二十一萬宋軍在熟悉福建的陳大舉的率領下,偷渡雲霄山古道,進入福建。

數日之間,三國大軍全部進入唐國!

贛州唐軍大將蕭北和武巖,也統帥五萬機動兵馬北上,與梁軍對峙在已經百姓疏散的的分寧(修水)。

閩州唐軍大將陳淑楨,率五萬機動兵馬與宋軍對峙在同樣疏散過的漳浦。

此時,已經是唐六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後世史書,把這次大戰稱為“三國攻唐”。

……

就在三國攻唐的同時,安南的文天祥終於不再偽裝了。

唐軍當然沒有爆發瘟疫,一切都是惑敵示弱之計。

唐軍連接示弱幾個月,堅守不出,元軍早就深信不疑。

可是正月初九,文天祥突然主動進攻。而元軍占了幾個月上風,平章要木術早就以為唐軍病死無算,已經不足為慮,他幹脆用十幾萬兵馬封住了唐軍下海的退路。

唐軍突然出擊,讓元軍根本無法疏散,就打成了一場決戰。

元軍數量雖然不少,可大多數是越奸軍,打打順風仗還行,打硬仗就不行了。要木術雖然是蒙古大員,可他麾下別說蒙古騎兵,就是探馬赤軍也沒有。

加上麻痹大意,如何能是如狼似虎,早就憋足了氣的唐軍對手?

唐軍大炮一轟,長槍兵列陣一沖,首先越軍的象兵就崩潰了,接著是越軍步兵崩潰,最後是漢軍和土司蠻兵。

僅僅半天時間,十幾萬元軍就兵敗如山倒,稀裏嘩啦的碎了。

唐軍以死傷五千余人的代價,斬殺元軍四五萬,俘虜六七萬,剩下的都逃入大山。

元廷交州平章政事要木術,也被俘虜。

至此,元軍在交州象州,再也沒有一支兵馬。

文天祥一戰解決了安南元軍,勢如破竹般北上,從容渡過白藤江,抵達升龍城。

正月十八,文天祥根據李洛之命,在升龍城立隨軍的陳益稷為安南王,自己兼任攝政大臣,總攬安南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