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冀州鼎出,呂文煥敗(第4/5頁)

淩霄城這只刺猬沒了刺,可以下口咬死了。

雖然這半個月折損了好幾千人馬,但比起取得的戰果,還是非常值得的。起碼,之前那麽多大將攻打淩霄城,從來沒有一次能拔掉城外的所有關隘。

他呂文煥做到了。

蠻兵們一個個披著輕便的藤甲,手戴特制的葛麻手套,腳下穿著鞋底帶刺的荊條鞋,嘴裏叼著刀,猿猴一般攀著山巖上的藤葛,蕩秋千般從一個山崖跳到另一個山崖,四面八方的逼近淩霄城。

這些本事,就是蒙古兵看了也不得不佩服。

淩霄城內,所有人都一臉悲愴之意。

淩霄城,守不下去了!

羽箭已盡,就連石頭都用完了,八千兵馬傷亡了兩千余人,人人筋疲力盡。

呂文煥,真的太難對付了。

城守使易士英站在城頭,看著從四面八方的山崖上靠近的元軍,不由憤恨萬分。

長寧軍除了等敵人上來後肉搏,已經沒有其他手段了。雖然士氣戰意仍然如鐵,可軍器補充跟不上,終究無計可設。

“和韃子拼了!死戰不降!”一個將領大喝。

“死戰!”

“玉石俱焚!”

長寧軍將士們人人神色振奮,多年的浴血抗元讓戰鬥二字沉浸到他們的骨子裏,讓他們完全不知道懼怕。

只知道:戰!

就是三千多老弱婦孺,也攮臂高呼死戰。

“戰!”年僅七歲的小丫頭淩霄,也跟著大人們,稚氣十足的喊出一個戰字。

一個將領走到易士英的面前,雙手遞上一根箭,“舍人,這是元軍射上來的,上面綁的有書信。”

易士英冷哼一聲,打開一開,果然是那熟悉的,曾經讓他敬仰之人的字跡。

“士英吾弟,一別經年,而各歸曹劉,不勝唏噓也。人生之詭,英雄之悲,莫過此也……吾弟之節,如藕如竹,折而不毀,世人難及,萬中無一。然,趙宋早亡,天豈能一日無陽,人豈能一日無主乎?試問淩霄城為孰而守焉?

後主東降洛陽,而霍弋初不降。曰:‘主上降魏,不知安危,人生於三,君親師也,是以不降。’

而得只司馬氏善待後主,霍弋始降之。曰:‘國亡主降,死守無所,附而降之,乃忠也。’

今,宋國早亡,宋主瀛國公降元,做客大都。何異於後主降魏,做客洛陽也?

吾弟秉志多年,堅如鐵石,氣節如山,吾深感之。然,吾弟不如霍弋之忠也。主降臣不降,遑論忠乎!

而所謂盡人事聽天命,順也。大元今上雖北人,然天資明銳,恢宏廣大,法天象地,實乃不世出之聖天子也,是以德運在北,而正統悠歸……”

易士英懶得看完,就撕碎呂文煥的書信,罵道:“強詞奪理,恬不知恥!曹魏乃屬漢家,蒙元卻是夷狄,降魏降元怎可混為一談!此人竟然如此狡辯!可惡!”

呂文煥當年還是他的上官,可此時,易士英對這個自己曾經敬仰的官長卻視若糞土。

易士英將撕碎的書信一揚,喝道:“傳令,準備白刃殺敵,死戰不退!玉石俱焚,就在今日!”

“殺!”

長寧軍戰意似鐵,呐喊聲震群峰,驚天動地。

呂文煥臉色有些難看的看著淩霄城,令旗一揮,下達了最後攻城的軍令。

易士英啊易士英,既然你如此冥頑不靈,不識擡舉,那也別怪俺無情了。

這是你逼俺,逼俺屠了淩霄城啊。

正在這時,忽然一個漢軍將領臉色難看的從山腰上爬上來,大聲喊道:“大帥,大帥!”

呂文煥一看,心裏咯噔一聲,迎上問道:“何事驚慌?”

那將領氣喘籲籲的指著山外,“有一支兵馬,突然從南邊而來,端了我軍的大營,斷了我軍的後路啊!”

什麽?!

呂文煥大驚失色,他用兵一向謹慎,此次進山帶了三萬大軍,留守大營的還有整整一萬,怎麽能輕易被敵軍端了營?

再說,這南邊不是雲南兵馬就是播州軍啊,不都是大元的兵馬?難道……

“哪裏的敵軍?看清楚了麽!”呂文煥穩住心神說道。

“回大帥!敵軍打著大元旗號,還不知道是哪方的兵馬!但最少有四五萬!”

呂文煥臉色難看到極點,“楊漢明反了。”

什麽?楊漢明反了?

呂文煥果然不是庸才,他一下子就猜出,多半是播州的楊漢明反了。

“大帥!如今我軍大營被端,出山的後路被斷,這可如何是好!”一個將領焦急地說道。

另一個將領也道:“倘若楊漢明和易士英裏外夾擊,我軍……”

“慌什麽!”呂文煥喝道,“淩霄城已經是強弩之末,很快就能攻下!等攻下淩霄城,楊漢明的播州軍進山又如何?本帥就守著淩霄城,調集援軍圍堵,滅之易如反掌!傳令!繼續猛攻淩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