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唐元大戰……李蕭之會(第4/5頁)

雖然元軍騎兵殘兵逃離戰場,可是首當其沖三萬江北漢奸軍,此時正在後撤,根本來不及列出長槍大陣防禦,頓時崩潰了。

唐軍鐵蹄之下,不知道多少漢奸軍不死既傷,爭先恐後的逃命。

唐軍騎兵揮舞狼牙棒和騎槍,大片大片的收割這元軍步軍,直接鑿開元軍步兵大陣,沖向忽都帖木兒的中軍大帳。

而唐軍步兵,也發起了全線沖鋒。

排出數裏寬的元軍,全線潰敗。

而忽都帖木兒此時身邊已經沒有重兵了。情急之下,只得和諸將率領親衛騎兵逃走。

唐軍追殺十幾裏,元軍遺屍無數,兵敗如山倒,死的死,散的散。

最後,忽都帖木兒僅僅率領一萬騎兵,逃入不遠的監利縣城。

加上收攏的步軍敗軍,元軍只剩下三萬兵馬,困守小城。

僅僅一天時間,就損失了十多萬兵馬。只不過,一萬蒙古騎兵竟然還剩六千多,損失最小。

而唐軍的傷亡只有七千多人,其中戰死者兩千出頭。

這一仗打的非常巧妙,先是利用火攻,然後示敵以弱,暗藏火器突然襲擊,再趁元軍鳴金收兵用騎兵集群沖擊,最後所有步兵全線沖鋒。環環相扣,步步殺機。

整場戰役,都是精心謀劃,勾著元軍的鼻子走,將忽都帖木兒玩弄股掌之上。

徹徹底底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

說實話,忽都帖木兒雖然不是名將,可也絕非庸才。實際上他的戰術都沒錯,跳不出毛病。問題是他的計劃全部在李洛掌握之中。

忽都帖木兒狼狽不堪的逃入監利城,隨後李洛親率的唐軍就趕到了,將監利城圍得鐵桶一般。

忽都帖木兒為何不率領最後的騎兵遠遠逃走,幹嘛非要躲進監利城?

因為他沒有攜帶一點糧草,多余的戰馬也來不及攜帶,只能一人一騎,戰馬跑出五六十裏就不能跑了。

監利是個縣城,城中只有上萬人口,三萬元軍進城,頓時擠得滿滿當當。

縣令和達魯花赤趕緊將縣衙讓出來,給忽都帖木兒用。

至於城中的百姓,全部被趕出來,屋子全部給元軍住。所有的糧食也被收繳,作為軍需。

三萬殘軍總算松了口氣。

忽都帖木兒的辮子都散開了,加上滿頭油汗,顯得很是猙獰。大達立和阿普穆哈等將領也是一臉鐵青。

而隨軍的陳益稷,卻臉色蒼白,連嘴唇都沒有血色。

此時他當真是欲哭無淚。

果然……還是敗了,還是敗了啊。

李洛的火器太犀利了,不但如此,他的騎兵竟然也如此厲害。

雖然逃到了監利城,可李洛已經把監利城圍住了。城中只有一萬騎兵,兩萬步軍,軍心萎靡,糧草也全部喪失了。

怎麽守的下去?

這一萬騎兵,沒了馬糧,怎麽和李洛的騎兵抗衡。就算逃,也跑不過李洛的騎兵啊。

這次,真是完蛋了。

陳益稷閉上眼睛,他摸著自己的辮子,忽然覺得這辮子竟然如此醜陋。

在大越時的往事,再次潮水般浮上心頭。耳邊響起父親陳太宗的話:“兒啊,爹不立你為太子,是為了你好,也為了大越。你實在不適合做皇帝。”

陳益稷曾經無數次痛恨這句話,可是現在,他再也恨不起來。

哎……要是大越還在,該有多好。

父皇,皇兄,我錯了,錯了啊。

忽都帖木兒等人坐在縣衙半晌不語,氣氛沉悶的要死。凝重的讓人無法呼吸。

十幾萬大軍啊,就這麽敗了。

好像還敗得稀裏糊塗,都沒打一場像樣的硬仗,就敗了。

這就是所謂的以勢敗,以勢勝麽?

不甘啊。

此次一敗,眼下東南和湖廣還有誰能阻止李洛?

大汗知道了,他們會是什麽下場?

想想都讓人發寒。

良久,忽都帖木兒猛的站起,“蒙古勇士要像草原上的狼那樣堅韌,要像山中的石頭那樣堅硬!沒有任何敵人能打敗蒙古勇士,除了我們自己!”

大達立厲聲道:“這兩仗,對蒙古勇士不公平!李洛只是打了巧仗,除了證明他的狡詐,什麽也證明不了!就算死,也要讓叛軍明白,蒙古勇士才是真正的戰士!”

一幹蒙古將領一起按刀喝道:“讓長生天賜予我們勇氣和智慧!血戰殺敵!”

三萬元軍的士氣,在蒙古將領的努力下,總算有所恢復。

第二天下午,蕭隱親率七萬大軍終於趕到監利。

還沒見到李洛,蕭隱等人就得到忽都帖木兒大敗,率領殘兵敗將困守監城的消息。

蕭隱知道後,當真驚喜交集。喜得是忽都帖木兒大敗。驚的是,唐軍竟然如此之強。

忽都鐵木兒十幾萬大軍,打的幾十萬紅巾軍灰飛煙滅,將自己困在江陵數月,卻被李洛三下五除二的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