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湖廣,我李洛又回來了!(第4/5頁)

幾只海東青猛惡的吞食羊肉,鷹目中都是兇狠之色。

等到海東青用完了羊肉,養鷹人就將嘴巴對著猛禽的耳朵,嘰裏咕嚕的小聲嘀咕,一副很神秘的樣子,似乎真的懂鳥語。

最後,養鷹人擡起站著海東青的胳膊,指著東方,呵斥道:“去吧!”

“唳!唳!”

幾只海東青猛的一蹬養鷹人的肩膀,箭一般沖天而起,帶著一股勁風,直刺蒼穹。

轉眼間,就展翅搏空,鴻飛冥冥!

而幾個養鷹人也帶著特制的骨哨,吆喝一聲縱馬狂奔,跟著海東青飛走的方向而去。

……

沙山之北的唐軍大營,李洛正在擡頭看著天空盤旋的海東青。

“君上,那是元軍的鷹軍猛禽,用來探查敵情的。”石抹懷德指著天空說道。

李洛皺皺眉,這飛的太高了,箭射不到,也很難射中,火銃也打不到。

“它們怎麽探查敵情?”李洛問。

石抹懷德回答:“海東青非常聰明,在養鷹人從小訓練後,能根據敵軍戰馬的數量,和營地大小,所處地形,做出不同的盤旋之勢,發出不同的叫聲。這其中的細微差別,也只有養鷹人才能明白。所以養鷹人也被稱為鷹巫。”

李洛又問:“它們探查的準確麽?”

石抹懷德神色有點凝重,“每次探查敵情,都需要好幾只海東青。有的專門發現戰馬數目,有的專門探查有沒有伏兵,有的專門探查行軍速度,有的探查營帳數目,有的探查駐軍地形。每一只,只有一種用途。所以,它們的探查結果,大差不差,不會有太大失誤。”

“敵軍幾路來,有沒有伏兵,大概數量,行軍速度,在什麽地形紮營,海東青大概能搞明白。”

李洛明白了,原來是分工啊,而且從小就受到特殊訓練,那就能解釋的通了。

鷹的視力很強,能在千米高空發現地面的一條蛇,數百米內發現地上的蟲子。而海東青的視力,更比一般的老鷹強大。可以想象,哪怕唐軍穿著迷彩服,也不可能逃過海東青的眼睛。

此時,天上的海東青發出陣陣叫聲,在空中高低盤旋一會兒,就再次飛走。

前後也就一兩分鐘,過程很短暫。

“兵力暴露了啊。”李洛多少有點郁悶。

他駐紮的沙山,是一個“L”字型的山形,在山彎間紮營布陣,山體可以遮擋右翼和後面,只有正面和左翼才會被敵軍攻擊。

此地離江陵不過一百多裏,在此駐軍,可以養精蓄銳,等待忽都帖木兒到來。

為何李洛如此篤定忽都帖木兒會主動來迎擊自己?

很簡單,一來這是符合常理的。在江陵城下打仗,元軍還要防備城中的梁軍出城夾擊。所以元軍會主動離開江陵,迎擊自己。

第二,元軍中的間諜,已經先一步快馬飛報,說忽都帖木兒要動身東來。

既然肯定忽都帖木兒會來,那李洛當然不願意再走,幹脆在這等著元軍。

就連時間,也是掐的差不多。他會和忽都帖木兒對峙兩天,堅守不戰。

等到梁軍一到,忽都帖木兒必定會分兵迎接梁軍,那就是元軍最好對付的時候。

沒有梁軍,李洛也自信能打敗忽都帖木兒。可如此一來傷亡就小不了。有了梁軍參戰,唐軍的傷亡就會減少。

“君上,軍奴們已經挖好了壕溝,布置好了拒馬,寨墻也搭建好了。”作為行軍司馬的馬致遠說道,這些也是他的職權範圍。

李洛點頭道,“傳令,升帳議事!”

他心裏再次升起萬丈豪情。湖廣,我李洛又回來了!不過這次,我不是元廷的湖廣平章!

……

沒過多久,元軍的海東青就回到元軍本陣。

一個養鷹人吹響骨哨,他的海東青就再次回到空中,高低盤旋一會,動作很是復雜,接著落下來。

這個養鷹人立刻稟報道:“尊敬的那顏,叛軍駐紮的地方,是一座方圓十裏的山,折尺形狀的山。山不高。山的左邊還有一條河。”

忽都帖木兒點頭,冷哼道:“李洛倒是會選地方。如此看來,他也沒有贏的把握。放第二只鷹!”

“喳!”

很快,第二只鷹也飛上天空,緩緩盤旋,動作並不復雜,卻發出節奏不同的叫聲。

第二個養鷹人道:“回稟那顏,叛軍有六萬到七萬匹馬騾。戰馬有四萬到五萬匹。”

怎麽分辨戰馬和運輸騾馬的?因為戰馬有鞍,運輸用的騾馬沒有鞍。而且戰馬不會和運輸用的騾馬混在一起。

忽都帖木兒道:“這麽說,李洛最少有兩萬多騎兵,不少了。”

接下來,忽都帖木兒終於又搞清楚叛軍總人數大概在十四萬到十六萬之間,刨去軍中的奴隸民夫,估計最多十二三萬,可能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