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吾既南來,爾必亡也!(第3/4頁)

他要是一敗,福建的查尹南也必敗,那麽整個東南都會落在叛軍之手!

所以,廣州城不能再打了。他必須求穩。

他必須率軍北上,守住韶關,先阻擋兵鋒正銳的叛軍南下,等到湖廣的忽都貼木兒滅掉蕭隱,福建的查尹南滅掉李傑之後,三方合軍,一起滅了叛軍。

他敏銳的意識到,寧願暫時放趙良鈐一碼,也不能忽略李洛。趙良鈐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遲早逃不出自己的手心。可李洛不一樣,此人越來越危險,絕不是趙良鈐可比。

“傳令!撤軍廣州!”

張弘範沒考慮多久,就下了撤軍的命令。

……

“官家!官家!”忽然一個驚喜的聲音打斷了君臣們的愁緒。

“誰在殿外喧嘩!好大膽!”趙良鈐立刻怒了,下意識就要懲辦大聲喧嘩的人。

可是那人卻仍然大喊著上殿,“官家!元軍撤了,元軍撤了啊!”

什麽?!

趙良鈐猛然站起來,“你說什麽?元軍撤了?為何!”

那人是個守城的將領,他趕緊跪下說道:“俺……臣也不曉得為何緣故,可韃子就是撤了,而且撤的幹幹凈凈,十幾萬大軍呐,全部往北開了。”

“俺臣還以為元軍會回轉,可是等了一個時辰也不見回轉,臣派人出城跟上去,這才確定真的撤了。”

真的撤了!

趙良鈐頓時露出狂喜之色,“北邊出大事了!張弘範顧不上我們了!嗯,必是如此!”

是什麽大事,是什麽人,能逼得張弘範寧願前功盡棄,也要率軍北撤?

他圍困廣州幾個月,眼看就要克竟全功了,為什麽要撤兵?

林桂芳道:“官家,臣猜測,莫不是吳王黃華,已經打敗了完哲都,率軍南下了?”

羅謖搖頭道:“平章官人,黃華自保尚難,哪裏能打敗完哲都?應該是其他的事。”

他們竟然都沒想到李洛。

因為他們還不知李洛起兵這件大事。

他們被張弘範圍困三個月,內外消息隔絕,還不知道李洛起兵占了江浙。

“快快出城打聽!究為何事!”趙良鈐趕緊派人去打聽。

直到三天後,趙良鈐君臣才得知發生了什麽。

李洛造反了!

他自封唐國公,已經占了江浙,不久前進了江西,殺了韃子大將完哲都。

如今,韶關之北上百個州縣,以及整個江浙,都被李洛占領。

而張弘範匆匆撤軍,應該是阻止唐軍南下了。

趙良鈐得知消息後,久久無語。

臨安,那是他家舊都啊!現在竟然被李洛所據!

“你們說說,倘若朕寫道聖旨,封李洛為贛王,為大宋效力,他可會奉詔?”

趙良鈐沒有底氣地說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也都拿不準。

小朝廷的君臣為何這麽天真呢?因為李洛沒有稱王。

打下江浙都沒有稱王,很顯然在顧忌什麽啊,難道是心中念著大宋正統?

他們沒有看見李洛的檄文,倘若看見過,也就不會這麽天真了。

“官家,臣以為可以一試。就封他為贛王,倘若他接受,就讓他勤王護駕,迎接官家回到臨安,如此一來,大宋故土可傳檄而定啊!”林桂芳說道。

趙良鈐點頭,心情大好地說道:“好,那朕就封李洛為贛王!我大宋可不輕封異姓王,但願李洛忠心用事,不負朕這道封王恩旨。”

他是實打實的趙宋近支宗室,大宋三百多年江山,早讓他從骨子裏認為江山就是他趙家的,大宋就是正統。即便他只剩下一座廣州城,那也是正統。

李洛扶保大宋,效忠自己,那不是天經地義的麽?

事實上,不光他這麽想,他的臣子們這麽想,甚至很多士子百姓,也都這麽想。

所以,絕對不是趙良鈐君臣想法天真。假如不是李洛,而是換個人,接受贛王封號,效忠趙宋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漢獻帝都那個樣子了,野心勃勃的曹操不也效力漢室多年,至死還是漢臣?

他趙良鈐起碼還有自己的班底,起碼還有六萬兵馬,還有一座城池吧?不比漢獻帝強得多?

這也是趙良鈐比李洛強的地方了。

李洛處心積慮花了五年時間,才積蓄了十幾萬兵馬。可是趙良鈐根本沒做什麽,就有大把的反元義士來投靠。他一起兵,剛開始真的是應者雲集,大宋的旗幟一打,要錢給錢,要人出人,就是漢奸軍,也有不少易幟歸宋。

這就是三百多年王朝的號召力。畢竟,趙宋滅亡還不到十年啊,民心真的思宋。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了宋朝的統治,覺得趙官家再坐天下,天經地義。

……

張弘範來到韶關,登高遠望,嘆氣道:“江右沃土,竟為李洛所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