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騙取兩關……暗助蕭隱(第2/5頁)

“降了!降了!別殺!”

“兄弟饒命啊!”

在唐軍如狼似虎,砍瓜切菜般的殺戮下,剩余的漢奸軍紛紛跪地求饒,有兵器的也拋下兵器。

“李兄,你看……”旅帥王玨看向李益,他要征求李益的意見。

王玨是李洛第一批學生,也是因為可靠而毅力出眾,被選為劍門鎮守。

李益冷漠的看看投降的漢奸軍,毫不猶豫的說:“我沒聽到他們投降,也沒見到他們投降,王兄見到了麽?”

王玨咧嘴一笑,“俺也沒聽見。”

於是,唐軍的的刀槍就沒有停止了。剩余的漢奸軍見唐軍不接受投降,也只能拼命,可是沒有任何意義。

為何不接受投降?

因為劍門關是一塊“飛地”,關外都是元廷的地盤,附近都是元軍,和江浙遠隔千裏,如何能接受投降?

一旦接受投降,就要時時刻刻堤防他們反水,防止他們放元軍入關,睡覺都不安穩,隱患太大了。

放他們放了,他們又是元軍,轉身就來攻打自己。

只能全部解決掉,這是沒辦法的事。

再說,他們雖然是漢人,但投靠元廷多年,攻滅宋朝他們有份,屠殺漢人百姓他們也有份,有奶便是娘,並不記得什麽民族大義。

這樣的漢奸軍隊,也該殺。

很快,三千漢奸軍就被斬殺一空。直到這時,李益才下令等候在山下的五千鄉軍輔兵,將各種物資運上山。

大型的守關武器,如床弩,石炮自不必說。除此之外,其中竟然還有四門十斤彈火炮,被輔兵辛辛苦苦的慢慢拉擡到關城。

為了防止火炮落到元軍手裏,李洛吩咐火炮和彈藥分開偷運。就算元廷得到了唐軍的火炮,可沒有先進的火藥,憑借元軍質量粗劣的火藥,也難以發揮火炮的威力。

四門大炮好不容易馬拉人擡運到關城,接著就是一些中小型火炮。

鎮守關城的五千正規軍,其中有五百火器兵,兩百炮手,三百火銃手。

加上五千受過基礎訓練的輔兵,守衛險要的劍門關,足矣。

運到關城的火藥有十萬斤,羽箭五十萬支,糧食五萬石,還有大量肉幹菜幹,以及一支三十人的醫療小隊。

不出意外,可見堅守一年之久。

足足一天一夜的功夫,所有的物資才運上關城,一萬人都是累的夠嗆。

直到此時,李益和王玨等人才松了口氣。

不容易啊!

謀劃這麽久,劍門關終於掌握在唐軍的手裏了。

李益站在關城上,看著四周的崇山峻嶺,心中踏實無比。他指著北方一條崎嶇的山道,笑道:“那就是來劍門關的路,你們看看,元軍要想奪回劍門,可有多難?”

秦嶺,蜀道,難於上青天!

眾人探頭一看,只見關城之北的秦嶺山路,只有一丈多寬,而且崎嶇不平,蜿蜒起伏,兩邊都是陡峭的石壁和懸崖,想拓寬都難。如果行軍,只能是長蛇陣。

而關城之下,區域狹窄,不過五十余丈方圓,最多擺得下幾千兵馬,都沒有迂回騰挪的空間。敵軍就是十萬大軍,也只能望關興嘆。

要攻破武關,就只有采取車輪戰術,慢慢和守軍耗。

“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王玨笑道,“北方元軍以騎兵為主,就更難打下此關了。”

岑元忠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只要劍門和武關在我唐之手,元軍騎兵就只有一個法子南下。”

李益和王玨都點頭稱是。兩人都知道元軍騎兵最後一個南下的法子,那就是繞道吐蕃,從吐蕃到川西。

這個辦法可行,但是繞的太遠,花費的時日太久了。

難道不能直接翻越秦嶺南下麽?

不能。

秦嶺東西連綿兩千多裏,西起昆侖,東到大別山,南北數百裏,騎兵根本無法逾越。

在唐軍封江封海,占領劍門和武關的情況下,北方元軍主力南下最靠譜的路線就是繞道吐蕃了。滅宋時,就有元軍從吐蕃南下,繞道大理。

當然,這個通道唐軍無法掐斷,好在對元軍來說也非常麻煩。

李益意氣風發地說道:“千裏秦嶺,將為我唐所用,足擋百萬大軍!如今君上即將光復江浙,大事可期,只要我等守住劍門,將來就是大功一件!”

眾人聞言,都是人人振奮。

“傳令,先召集社員,開社員會議,告訴將士們該當如何……”李益說道。

旅帥王玨也傳令道:“開完社員會議,所有武士集合!”

唐軍秘密偷襲劍門關的消息,離此最近的元廷廣元路總管府,此時卻仍然一無所知。

直到三天後,廣元路總管府達魯花赤虺力赤,以及總管宋族興帖木兒,才驚聞劍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