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忽必烈震怒,唐國公逃亡!(第3/5頁)

蒙元滅宋時,李簡本來想回高麗的。可誰知元軍滅宋後,對豪紳大族很是仁慈,聖天子不但下詔一切照舊,還給予他們安靖鄉裏,代收賦稅之權,竟然比宋廷更加厚待,簡直是如魚得水。李簡見聖天子在位,家業又蒸蒸日上,遂熄了回高麗的心思。

可是此次白蓮教突然作亂,衡州白蓮教攻陷了衡州城,紅巾賊們到處禍害豪紳大戶,李簡見賊勢浩大,為保家人性命,只好不情不願的回高麗避難。

一回到高麗,他很快就得知,竟然有人冒充他的兒子!

這還得了啊!

仁州李氏乃是東國一等一的高門士族,就是在大元,李氏也等同萬戶那顏出身。是能隨意冒充的麽?

更讓李簡不敢置信的是,冒充他兒子的,竟然就是如今的湖廣平章,李洛!

李簡這幾年很少過問世事,他癡迷佛教,主要是在名刹古寺參研佛理,幾乎是隱居狀態,甚至不知道湖廣平章是高麗人,就更別說知道李洛和自己的“關系”了。

回來聽說李洛的事跡後,李簡也感慨萬千。這李洛要真是他的兒子,那該有多好啊。有子如此,夫復何求?

可惜,不是。

在得知真相後,李簡和李簽很是猶豫,一度想裝糊塗,不揭露李洛,這樣對李氏也有好處。

但仔細一琢磨,又不敢。

漢人這些年造反頻繁。這李洛乃是漢人,他冒充高麗人,從九品都寨時,就一心一意謀取兵權,直到做了封疆大吏。可湖廣白蓮教卻造反了。

真是耐人尋味,由不得別人不想入非非。

以李簽和李簡的智商和老辣,怎麽看不出其中的巨大風險?李洛要是忠於元廷,當然是好事,可如果他真是圖謀不軌,那整個李氏都要陪葬。

所以,兄弟二人還是決定立刻稟報元廷,撇清幹系。那麽就算李洛真有不軌之舉,也連累不到李氏。

李簡說道:“兄長,如今聖上應該接到奏報了。兄長放心,聖上乃是開清明太平之千古聖天子,必不會牽連無辜,聖上既然接到奏報,以後李洛所作所為就與我李氏無關了。”

他可是元廷治下的大地主,受元廷恩惠頗多,在鄉間猶如土皇帝一般,所以習慣叫忽必烈為聖上。

李簽滿臉苦笑,遠沒有李簡淡定。八天前,這個三十多年沒有謀面的胞弟突然回到仁州,他簡直喜極而泣。可是當他搞清楚兄弟並沒有李洛這個兒子時,頓時一腔歡喜化為烏有。

“哎,李洛當真是個大大的人才,可惜啊。”李簽雖然通過奏章揭發李洛,控制了家族風險,卻仍然滿心失落。

原本以為李洛能讓李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誰成想……到頭卻是一場空。

想到那個曾經叫他伯父大人的“吾家之千裏駒”,以後再也不是那個侄兒了,李簽就有點傷感。

伯侄數年,李簽對於這個給他帶來榮耀和財富的“侄子”,還是有感情的。

“父君,可惜什麽!李洛是個騙子,小人!他愚弄了我們整個李氏!讓李氏成為了笑柄!”李簽長子李若愚恨恨說道。

次子李知易也面帶不屑地說道:“虧我還叫了他那麽多次五弟,真是想想都惡心!”

李簽和李簡的兒女們紛紛出言痛罵李洛,唯獨李簽的嫡女李蕙質一言不發。

“五哥……呵呵。”李蕙質神色復雜無比,眼前浮現出第一次和李洛在漢陽府見面的情形。

原來,終究是假的。

但是,她對這“五哥”卻恨不起來,有的只是遺憾。這個曾經讓她驕傲的“五哥”,再也不是李氏的人了。

主母金氏說道:“你們別罵了。李洛冒充,肯定也有他的難處。這次丟官是肯定的,他也算是得到懲處了,算了吧。”

不然為何說人心復雜呢?金氏為人冷酷吝嗇,李洛並不喜歡這個“伯母”,可是現在,唯一為李洛說句話的,卻是她。

李簽道:“今天咱們開家會,為討論善後事宜。我們雖然撇清了幹系,可誰知將來如何?二弟,你親自帶著厚禮,去大都一趟,多結交一些重臣。萬一以後……也能有人替李氏向大皇帝美言。”

李簡點頭道:“兄長放心,小弟明日就去大都。”

李簽道:“二郎,明日隨你叔父一起去吧,去大都見識見識。”

“諾。”

……

海東,唐公府。

“夫人,重大情報……夫人放心,君上此時估計也差不多接到消息了!”李綿神色凝重的給崔秀寧帶來最新的情報。

什麽?李簡回來了?他沒死?

崔秀寧身子一顫,趕緊將懷中正在吃奶的李律交給侍女,說道:“敲鐘,朝議!”

“諾!”

崔秀寧趕緊穿起朝服,腳步匆匆的往外趕。李簡回高麗,是她最擔心的幾件事之一,如今真的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