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千鈞一發……大軍西來(第2/4頁)

也就是說,三大重兵集團,沒有一個布置在安邦城附近海岸。就算安南要重新布置,也來不及了。

安邦城附近的越軍不多,根本無法消滅瑪巴朗結的五千吐蕃騎兵。

陳氏父子萬萬想不到,一向橋橫的元軍這次竟然一反常態,不去占領升龍城為中心的紅河平地,不尋找越軍主力決戰,反而往越軍兵力空虛的東海路跑。

當天,十幾萬大軍如同一股鐵流,滾滾向東。就算是連綿的春雨,也無法掩飾沖天的兵威。

……

安邦城是一座靠近安南東海岸的防衛城池,與南邊海岸的安興城,並稱“東海雙安城”。

此時的安邦城內,完全就是淒風苦雨。

自從唆都大軍覆滅,李憶帶著七千黨項騎兵尋隙找到一條活路,往東來到安邦城。安邦城早就是一座空城,剛好被他占據。

就在他占據安邦城的第三天,越軍就尾隨而來,將安邦城團團圍住。

仗著安邦城比較堅固的城防,七千黨項騎兵靠著殺馬充饑,硬是打退了數萬越軍的十幾次攻城。

越軍屢攻不克,還傷亡上萬,幹脆改攻為困。反正他們也知道城內元軍在殺馬充饑,堅持不了太久,沒必要拿人命攻城。

黨項騎兵當初進入安邦城時,戰馬就喪失大半,只剩下兩千多匹。兩三個月吃下來,戰馬已經殺光了,兵力也只剩下四千余人。

殘存的黨項兵,已經兩天沒有食物了,個個餓的頭昏眼花。就連馬骨頭,都被他們熬成湯喝了。

城內能吃的,已經全部吃光。

雖然還能勉強作戰,但誰都知道,撐不了兩天了。兩天之後,安邦城必破,所有人還是逃不出一個戰死。

城外的越軍已經撤走了一批,可仍然有不下三萬人圍困安邦城,將幾個城門圍的水泄不通。

李憶拄刀坐在城樓上,默默淋著蒙蒙細雨,目中一片灰暗。

就在前天,他的戰馬被殺了。他的戰馬,是全軍最後一匹戰馬。戰馬被殺時,已經餓得瘦骨嶙峋。

上次隨唆都南征,黨項軍整整一萬鐵騎,他是副將,他堂兄李恒是主將。結果,堂兄戰死,唆都還讓黨項軍殿後,竟然拋棄了黨項軍,把黨項軍當成了誘餌。

但唆都也沒好下場,他戰死在諒山下,元軍除了他這一支,竟然全軍覆沒。

李憶困守安邦城,他怎麽知道唆都戰死,元軍覆沒?是城外的越軍說的,越軍還拿著唆都和李恒等將帥的人頭,在城下勸降。

李憶沒想過投降。黨項人投降鐵木真也就罷了,怎麽還能投降區區安南?丟不起這人!

而且他清楚,就是投降,也多半會被越軍殺俘。越軍殺俘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投降不殺雲雲,應該是騙他開城。

李憶沒有上當,而是選擇了堅守。

可現在,已經守不下去了啊。

越軍不攻城,他們也要餓死了。至於援軍……已經不指望了,不會有了。就算第二批元軍南下,也來不及救他們了。

李憶不怕死,但他心疼這幾千黨項兒郎,更覺得為大元戰死,不值。這幾十年來,黨項人快死光了啊。

什麽狗屁大元,黨項人被滅國也就算了,投降也就算了,可是如今得到了什麽?就連族名,都改成了什麽唐兀兒。

不值啊。

說起來,他李憶也是大夏皇族後裔,卻替攻滅大夏,屠殺大夏子民的仇敵蒙元效力,最後死在小小的安南蠻荒之地,屍骨無存。

對不起祖宗!

李憶越想越覺得憋屈,憤怒,羞慚。

“將軍。”一個中氣不足的聲音打斷李憶的思緒,然後一個將領就腳步虛浮的走到他面前。

是千戶官野離思禮。

“將軍呐。”野離思禮原本高大魁梧的身子也瘦骨嶙峋,他拄刀在李憶身邊坐下,“咱是回不去了。要不要開城出擊,死在戰場上?總好過活活餓死啊。”

李憶答非所問的忽然說道:“思禮,為大元效力,你是否後悔過?”

野離思禮苦笑,“大元從來也沒有真正信任過黨項人。咱只是替大元沖鋒陷陣的奴兵罷了。可又能不效力麽?哪裏由得咱做主呢?朝中雖然有幾個黨項大臣,不過是元廷裝點門面而已。”

李憶嘆息,“死又何懼,奈何死而不得其所,不甘心呐。將士們都如何了?”

野離思禮搖頭道:“閉目待死,引頸就戮爾。”

李憶咬牙道:“你說得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現在還有一點力氣,出城和越軍決死,戰死總比餓死強。傳我將令……”

“將軍!”忽然一個守軍打斷了李憶的話,“大隊騎兵!”

什麽!

李憶和野離思禮站起來一看,果然發現西方的原野上,出現大隊騎兵。只是因為距離還遠,看不清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