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參見大將軍!(第3/4頁)

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也對馬宣禮的身份深信不疑。站在宋廷的角度,大越皇帝只不過是國王,稱呼大王也不算無禮。

“馬侍郎免禮,可認識這位啊!”陳晃指著李交問道。

李交也是宋使,來了快半年了。由於通過商隊給陳朝提供了寶貴的軍情,為安南殲滅元軍立了大功,如今早就被當成真的不能再真的宋使。

倘若這馬侍郎真是宋使,兩人不可能不認識。

馬宣禮看到李交,笑呵呵地說道:“李提舉,別來無恙啊。”

李交有點尷尬的感覺拱手說道:“下官見過侍郎官人。”

安南君臣看到這一幕,頓時知道馬宣禮的確就是宋使,而且他的官位比李交要高。

這一下,再也沒有絲毫懷疑了。

“宋使一路辛苦了。不知宋使此來,所為何事?”太上皇陳晃問道,對於宋使,他雖然心裏不屑,表面上還算客氣。

馬宣禮取出一封信,說道:“回稟大王,這是我朝平章軍國重事陳宜中陳相國給大王的親筆信,請大王過目。”

左右呈上“陳宜中”的信,陳晃展開一看,慢慢的臉上顯出一絲驚訝。

這竟然是一封借兵的書信,而且宋軍水師要攻打蒙元瓊州(海南)!

陳宜中說,如今日國已亡,高麗半亡,大宋流亡海外,華夏諸邦只剩大越獨抗蒙元,實為中流砥柱,南天之柱。先把他和大越一頓捧。

然後語氣一轉,語帶威脅的說,蒙元勢大,獨力勢必難支,唯有聯合抗元才是不二良策。

如今大宋想收復瓊州,一為光復之基,二鼓舞中原民心,共抗暴元。

但大宋如今兵弱,此次只能派遣五千水軍,千裏北上。望為抗元大業計,借三萬陸師,攻打瓊州島上的元廷黎兵萬戶府,再收復廣州。

陳晃看完,對身邊黃門郎(宦官)說道:“去找找當年陳相國寫給太宗的信,朕要看看。”

陳晃說完,將信交給三公、同平章事、樞密使、參知政事等重臣傳閱。

重臣們看完,面面相覷,沒有人贊同借兵,也沒人貿然反對借兵。

說起來,很多人都對當年沒有出兵支援宋朝心生悔意。倘若那時兩國聯手,如今或許就不會獨對蒙元兵鋒。

陳宜中當年倡議宋、越、日、麗四國共抗蒙元。但他這個設想只不過是個夢幻,沒有實施的可能,也沒有時間實施了。

但是,陳宜中幾年前的確給陳太宗寫過信,那時陳晃還不是太上皇,大事都是當時的太上皇陳太宗做主。所以陳宜中的信是寫給他父皇的。

兩刻鐘後,黃門郎終於在宮中档案中找到好幾年前陳宜中寫給陳太宗的信。

陳晃將兩封信一對比,發現語氣相近,筆跡也相似,應該沒錯了。陳晃立刻判斷,這的確是陳宜中的親筆信。

他哪裏知道,這封信壓根就是李洛偽造的?

李洛為何能偽造陳宜中的信?

因為李洛手上有兩封陳宜中的親筆信。一封是陳宜中寫給黃華的,李洛鎮壓黃華時,偷襲了黃華的大營,搜出了陳宜中寫給黃華的信。

另外一封就是陳宜中寫給許夫人的信。李洛去年“鎮壓”許夫人,調虎離山,裏應外合偷襲了許夫人的大營,將許夫人逼到了海東。這封信,也落到李洛手裏。

李洛是搞文物的雅盜,偽造模仿書法的本事已經很有火候,他偽造的陳宜中書信,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來的,除非是和陳宜中很熟的文友,或者書法大家。

陳晃雖然對這封信的來歷深信不疑,可是對於“陳宜中”的借兵要求,卻非常遲疑。

但是,作為一國之君,他不打算自己出頭拒絕。

“諸卿都議議,對於陳相國信中所言,該如何答復啊?”陳晃問大臣們。

黎文休出列奏道:“太上陛下,前次我朝雖然大敗元寇,可兵馬損失十余萬,實在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而且元寇大軍不久之後定會卷土重來,我朝安有三萬兵馬可借?”

其他大臣也紛紛說損失慘重,無兵可借,愛莫能助。

馬宣禮頓時急了,目中泫然欲泣,“大王,諸位,倘若借我朝三萬兵馬,則瓊州可一鼓而下!進而恢復廣州,嶺南,則南方民心思宋,必定八方歸附。如此一來,元廷如何還能有暇攻打貴國?這不是兩全其美之策麽?”

陳晃苦笑道:“如今我大越不但損失慘重,也危若累卵,元寇不日就會再起大軍報復。自保尚且艱難,哪有余兵可借?這樣吧,容朕考慮兩日,在答復貴使如何?”

馬宣禮唉聲嘆氣,只好拱手說道:“如此,那外臣就恭候大王答復了。”

李交也面露悲哀之色,欲言又止。陳晃看在眼裏,雖然心生同情,卻也不會舍得借出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