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這試卷,是來搞笑的麽?(第2/3頁)

按照張三豐和李洛的承諾,將會推薦二十人擔任五到七品官員。由於忽必烈廢除了科舉,集賢院成為選拔舉薦官員的重要部門。張三豐作為集賢院大學士,如今忽必烈最信重的道官,是有這個權力的。

這二十人,幾乎全部放到蜀地和荊襄為官。之所以選擇這兩地,當然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有這兩處潛伏,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夫人教誨,我等必定銘記在心。請君上,夫人和公子保重,我等這就西去中原了。”

年紀最大的周允,率先下拜說道。

“夫人保重,臣等去了……”另外十九人也一起下拜。

“我送送你們吧。”崔秀寧說道,堅持要親自送周允等人出海。

等到周允等人上船離開,眾人在甲板上東望,還見到崔秀寧站在岸邊注視著遠去的帆船。

“謝夫人……”眾人忍不住熱淚盈眶,再次遙遙下拜。

三天之後,令幾十萬百姓矚目的唐國科舉,終於開場。

秀才科的考試地點,在北大營的營房。每個營房只能有一個考生,而且進來前必須經過檢查。飲食筆墨全部提供,不能私自攜帶。

女科考試地點在織造處。

兩天後考試結束,崔秀寧立刻組織文官閱卷。她自己也抽了一百份試卷。

當她拿到第一份試卷時,差點笑的噴出口中的茶水。

第一道考題是命題詩,題目是:望中原。

這個考生的詩是:

“中原看不見,卻是在心間。我家那塊地,不知變誰田。”

押韻到是押韻,意思也明了,可真是詩麽?字也寫的好像被暴揍過,好在還能認得出。

崔秀寧也不磨嘰,為了效率,直接打了個丙。

再看他的文章。文章也是統一命題,題目是:宋輕武亡。

這考生直接寫道:“大宋官家,朝堂相公,真個虧待武將,好生輕薄也。嶽鵬舉冤死風波亭,韓潑五官職定九品。我當年在家鄉,見知縣罵統制,你個賊配軍,帶的甚麽兵,見官不拜,腌臜潑才!”

“統制乃大將,兵馬好幾千,卻被知縣罵的不敢齜牙,你道為何?自是朝廷輕薄已久,管教那些武夫難做,臨了打仗,誰能拼命……”

崔秀寧看的嗤嗤直笑,此人倒是知道些道理,寫的文章也算言之有物。但是,此人應該只是粗通文字罷了,經史子集肯定沒讀過。

崔秀寧實事求是,還是打了個丙。

可是,等到看見此人的經史子集常識題,崔秀寧更是笑得伏案。

第一道題其實就是送分,是: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宰我者何人?

這道題,凡是淺讀經史的,都知道宰我是孔子弟子。出這道題的目的,當然是告誡考生不要輕易以言取人。

這考生的答案是:殺我的人,敵人也。

你說,崔秀寧看了怎麽能不樂?

第二道題也是送分:韋編三絕,何意也?

該考生的答案又很奇葩:葦條編筐,籃,簍,甚是耐用,三絕也。

第三題: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該考生答:以利報德。

第四題:桓公何以為伯?

該考生答:老公年長,自然為伯。

崔秀寧看到“老公”兩字,捂著肚子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媽蛋,這人是來搞笑的麽?這樣的人,怎麽當公務員?

常識題三十分,此人竟然一題都沒答對,而且盡是令人噴飯的答案,真真笑死個人。這樣的人能敢來考試,真的很有勇氣。

但等到崔秀寧看到此人的六藝成績時,就笑不出了。

算術竟然都對!

雖然算術題不難,只是小學六年級的題,但是此人能全對,那也不簡單了。

再看其他兩藝,他選的是騎和射,竟然被主考的軍官判為乙等。

另外,《唐國簡律》全對,農事考題也全對。

最後的時政策論,題目是:我唐之弊。

該生的文章沒有廢話,直接寫道:“大唐第一弊,兵多,吃皇糧人多,勞力不足,百姓雖有余糧供應,但要歉收荒年,必定缺糧。”

“大唐第二弊,百姓日見安樂,戰心不足,只顧眼前,反攻中原之心不急。”

“大唐第三弊,移民男多女少,光棍漸多,於國不利。”

他最後也給出了解決之法:“動水師,抓夷奴,充勞力;借蒙韃之威,借蒙韃之毒,敲打百姓,不敢忘戰;新兵兩年內不可娶妻,一來讓其無家室拖累,二來讓百姓有女可娶。”

雖然文章毫無文采可言,但就其策略內容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崔秀寧看看此人的名字,叫雍成,乃是最早一批移民。

崔秀寧想了想,最後寫下了錄為二等。

這其實是破格了,不然以這雍成的詩詞和經史子集成績,錄取都不可能,別說二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