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黃華起兵……李洛平叛(第2/4頁)

汪鉞不慌不忙地說道:“好教平章官人知道,漳州靠近雲霄山,山中反賊甚多。這漳州地面上流民也多。倘若兵馬帶走太多,就無力鎮壓了。”

李洛冷笑,“既然漳州如此危若累卵,那你這管軍總管就不要來湊熱鬧了。還是打道回府,從哪來到哪去。”

汪鉞想不到李洛如此不假辭色,更想不到李洛如此較真,一時愣住了。

他只帶三千人過來,雖然的確也有防備山中反賊下山的原因,但主要是因為沒當回事,對李洛的什麽“檢閱演兵”心生抗拒。不然,漳州路乃是重鎮,兵馬一萬出頭,總要帶個五千兵來德化吧?

“末將……”汪鉞心裏惱怒,卻不得不陪著小心,“平章官人,末將實在是有此苦衷啊,還請平章官人諒解。”

李洛哼了一聲,“你如此怠慢,本官自是諒解不得。既然你擔心漳州防務,也罷,你這三千兵,還是帶回去罷!此次檢閱演兵,你部就不要參與了。退下!”

李洛雖是行省平章,但汪鉞也是三品高階武官,僅憑這個理由,李洛還不能擅自處置他。在元廷看來,汪鉞也不是沒道理。

汪鉞尷尬無比,敢怒不敢言,即便心裏問候李洛老母,可面上仍然維持著恭敬之色。雖然他有完哲都當靠山,但畢竟李洛才是頂頭上官,他還不敢囂張。

“那……末將就只能遵命了。末將不懂事,還請平章官人贖罪。改日,末將再給平章官人賠禮。”汪鉞行了一禮,就退出大帳,自帶兵回漳州。

李洛目光淡淡的看著汪鉞的背景,心道你竟然如此怠慢於我,哼,不日就讓你好看。你以為有完哲都當靠山,就能沒事?笑話。

“哼,這汪鉞真是不識擡舉!”查尹南很知機的替李洛說道,“中堂無需在意此等腌臜人物!”

為何查尹南瞧不上汪鉞?

因為他是跟隨宋室投降元軍的,太皇太後下了投降詔書,他和羅昱這些宋將也就不情不願的降了。可汪鉞,卻是主動上杆子投降,還參與圍攻臨安。

而且,汪鉞降元後,還屠戮了不少漢人百姓,殺良冒功,很得主子歡心,算是少數不受蒙古主子猜疑的漢將。

常州之戰,城破之後,統帥伯顏下令屠城,不分老幼婦孺,滿城死難,僅有七個人被故意留下,意為萬中存一。而汪鉞,是跟隨蒙古軍隊屠常州的唯一漢將。

這樣的人,別說查尹南與尚鑄看不起,就是延平路管軍總管賀毅,福州路管軍總管李節,也瞧不起汪鉞。

他們只是降將,而汪鉞,則是一條狗,狗奴才。

“升帳吧!”李洛懶得討論汪鉞,直接下令升帳。

帳內議事的,只有李洛和四個管軍總管。四人立刻知道,必定事關機密,恐怕不是檢閱演兵那麽簡單。

李洛坐在帥位,令親衛把守大帳內外,壓低聲音道:“諸位,建寧路有人秘報,管軍總管黃華,很快就要起兵反叛了。”

什麽?黃華要反?

四個管軍總管想不到是這個消息。刹那間,四人心裏都很復雜。黃華反元,說心裏話說他們不但不反感,還很是欣賞。

可是,作為元廷將領,他們也不得不鎮壓。除非,他們也不顧妻兒老小的造反。這當然不行。

他們算是看明白了,元軍如此勢大,造反只是一時爽快,最終逃不過一條死路,還連累家人性命。

“中堂,我等此次聚集德化,就是北上鎮壓黃華?”尚鑄問道。

李洛肅然道:“不錯。但黃華畢竟還未反。所以,不能讓他有所察覺。如今你們也知道,行省正在解決流民,事關本省賦稅,絕對不能終止。一定要把黃華堵在建寧一地,不能讓他亂了全閩,壞了大事。”

“倘若黃華做大,流民之事不但會泡湯,朝廷也必定會追究責任,誰也逃不脫幹系。所以,要在德化以檢閱為名,做好準備,一旦黃華真反,立刻北上堵截。”

四個管軍總管一起抱拳道:“中堂(平章)明見,真是未雨綢繆,那黃華敗局已定啊。”

福州路管軍總管李節道:“平章官人,黃華的反期,可有準確日子?”

李洛搖頭,“哪裏得知準確日子,就是黃華本人,估計也沒確定哪天起事。只是,橫豎就是這幾天了。此事萬萬保密,不得走漏一絲風聲。泄露軍情,可是要殺頭的。”

“末將萬萬不敢!”四人一起表態。

延平路管軍總管賀毅道:“平章官人,我等四路兵馬,只有兩萬戰兵。而黃華軍力不弱,未必能平他啊。”

李洛笑道:“等到戰事一起,本堂自然會抽調其他諸路兵馬,數面合圍,黃華又能堅持多久?”

“諸位回營後,好好操練兵馬,只等本堂軍令。等平了黃華,自有你們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