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東征大軍,完了啊……(第3/4頁)

李洛又道:“不過,橫豎我後衛軍如今無事,不如就呆在此島,訓練軍士。總之,前線一旦有事,我等火速增援就是了。”

羅昱等人紛紛領命。就是兩千多匹戰馬,也上了屋久島,開展騎兵訓練。

李洛一日都不想讓兵馬歇著。

當然,李洛夢見老君托夢的事,又傳遍全軍,連高麗水兵都知道了。

……

李洛躲在在屋久島秘密訓練兵馬,北九州的元軍和日軍,卻難得的安靜了幾天。

上次血戰之後,忻都也知道了日軍援軍到來,也領教過日軍的頑強。他知道,硬攻北九州,多半打不下來,還要折損許多兵馬。再這麽拼下去,人馬再多也吃不消。

終於,頑固的忻都接受了金方慶和範文虎等人的意見,放棄北九州,改為攻打南九州。

雖然南九州離大宰府很遠,但只要能登陸,忻都完全有信心從南到北一直推到大宰府,橫豎多廢些時日罷了。

大宰府的日軍統帥部,也密切關注元軍動向。上一次的血戰,也狠狠打痛了日軍。尤其是三千具裝重騎的損失,讓宇都宮貞綱差點和少貳經資翻臉。

這可是神國一半的具裝重騎兵啊,就這麽被少貳經資葬送了,身為騎兵總大將的宇都宮貞綱,如何不惱怒,不心疼?

幸好,被北條時宗任命為鎮西大將軍的北條實政,七月二十日終於來到九州。

鎮西大將軍是名義上的最高抗元統帥。但北條實政到大宰府之後,並沒有接過少貳經資的指揮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朝廷和幕府給日軍打氣,然後調和少貳經資和宇都宮貞綱的緊張關系。

但是,北條實政並沒有帶來新的援軍。雖然在本州有十幾萬日軍還在召集中,但幕府並沒有決定馬上投入到九州戰場。

為何?

第一是因為本州也需要大力防守,誰知道元寇不會舍棄九州,轉而攻打本州呢?所以,本州必須要有精兵鎮守。

第二,更重要的是,一旦十幾萬本州日軍開拔,就會耗費海量的錢糧物資,幕府的財政就會虧空,北條時宗當然會顧慮重重。

所以,不到必要之時,幕府的第二批援軍,是不會來九州的。一來就是花錢如流水啊。

北條時宗的如意算盤,是九州最好憑著目前的兵馬,完成抵禦元寇的重任。實在抵禦不了,他才會大出血,派遣第二批援軍。

北九州的軍情,每天都會匯報給本州幕府的北條時宗。北條時宗判斷,雖然九州前線戰死了很多武士,仗打的很苦,但暫時元寇還無法得逞,而且屢經挫敗,士氣必定下降,應該不足為慮。

憑借九州現有兵力,多半能守住。那麽,不顧血本的再度派遣大量援軍,就沒有必要了。

就算維持如今的盤面,幕府的財政也很吃緊。戰後的賬,尤其是給參戰武士的承諾,都未必能兌現啊。

七月二十七日,無法占便宜的元軍,在經過修整之後,離開壹岐島,開向南九州。

日軍得知元軍南下,立刻判斷出元軍的意圖。少貳經資一邊傳令竹岐季長的海盜聯軍騷擾遲滯元軍南下的步伐,一邊親自率領九萬大軍(含水軍),南下防守薩摩。

事實上,元軍其實有一個很高明的戰術,一直是少貳經資擔心的。就是元軍主力不斷南下,北上,再南下,再北上,這樣能讓日軍疲於奔命,活活把日軍累死。

因為,元軍無論南下還是北上,都是靠船,靠的是風帆之力。可是日軍主力在陸地上北上南下,靠的卻是人力和馬力。

這樣一來,元軍耗得只是時間,而日軍耗得就是體力了。如此反復幾次,日軍必敗無疑。而且,日軍主力不配合都不行。不然,元軍到了南九州,而日軍主力還在北九州,那不就真讓元軍從容登陸了?

可是元軍並沒有實施過這個日軍最擔憂的戰術。

是元軍傻嗎?

當然不是。

而是元軍將領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船不行。

征日大軍的大小船只,超過三千艘。可將領們很清楚,船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很多船,都開始報廢。

無論是高麗造的船,還是江南範文虎督造的船,質量普遍都有問題,不但偷工減料,做工也是粗制濫造,經不起太多的風浪了。

倘若實施日軍最害怕的疲敵戰術,南北來回幾次,可能日軍是疲敝了,但大軍的船也要散架了。

所以,元軍的戰略是,趁著現在船還沒有大規模出問題,速戰速決,一舉登陸,只要占領九州,船壞了也不怕,大不了逼著日國百姓造新船嘛。

有人很疑惑,元軍就不能隨便找個地方,在日軍布防前登陸麽?

不能。

因為九州海岸,極少平坦的海灘,絕大部分地方,都是陡峭的崖壁,大軍很難登陸。這也是為何九州四面是海,守著龐大的漁業資源,百姓卻一直很窮的原因,海邊都是懸崖,怎麽下去打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