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告示和手令(第2/3頁)

三千六百多漢人移民,對公告也很滿意。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是真沒有秩序,豈不是人人自危?就算沒有生番,也是遲早必出大事。

他們需要官府,需要官員。他們只是希望官府和官員廉潔一些,有用一些就滿足了。

真要沒了官府王法,他們自己都會害怕。因為秩序規矩無法保障,尊卑禮儀無法保障,那還不亂了套,還不得無法無天?

《海東簡律》對移民百姓來說乃是“減賦寬政”的善法。他們都曾在“苛政猛於虎,幾人不為奴”的蒙元統治之下,相比之下,李洛的《海東簡律》簡直就是天大的仁政。

至於人均田土不能超過十二畝,也沒有什麽反對意見。人均十二畝田,根本種不完。一家老少按五口算,就是六十畝,可最多只能種四五十畝。

所以,《海東簡律》等公告一出台,竟是人人額手稱慶,歡呼雀躍。幾乎人人稱贊李洛仁慈愛民,甚至說李洛乃天降星宿。

少數明白人卻暗贊李洛高明。

唯一讓很多人不以為然的是,李大人對武夫太好了些,保安團的告示說新兵入伍就能拿每季兩貫的軍餉,還糧食菜肉管飽,一年春秋兩套衣服,一旦出征還有賞錢。

還要組織勞力幫軍屬耕種五天。

這樣算下來,一個新卒,一年最少竟然有十幾貫的收入,幾乎能頂大部分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而一旦成了老卒,軍餉就更加可觀,完全能養活一家老小了。

一時間,很多青年都紛紛前往保安團臨時團部去報名,一下子讓新任團長的虎古忙碌起來。

被李洛委任為團副的張斂,此時也在臨時團部接待應募“保安”的青壯,整個人都顯得精神抖擻。

在大宋軍中十年,憑他的本事,早就應該做到一營指揮,就是都虞侯也能做得。可官場腐敗,難容正直之士,他惡了上官,竟只能憋屈的做個什長,受了多少鳥氣!

可之前當李將軍面小試一次身手,就受到擡舉,立刻委任了“團副”之職,並善加勉勵,頗為看重。令他頓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效死之心。

這保安團統兵千人,相當於宋軍兩營之數。那他這個團副,比起營指揮使只大不小。

這次招募新“保安”,新組建的保安團部首腦都到了。團長虎古,團監楊序,策劃長朱頜,團副張斂一起把關。

保安團的軍餉是高,但不是好拿的,想濫竽充數可不成。

接下來三天,共有八百多想從軍的漢人青壯來報名,結果只篩選了四百人。其他四百多都淘汰了。

三千六百多漢人移民,能挑出四百較好的兵源,這比例已經很高了。主要是因為移民群體本就是青壯為主。

四百人中,有幾十個宋軍老兵。虎古等人考核之後,將其中幾個優異者引薦給李洛,讓李洛定奪。

被引薦給李洛的共有三人。一個叫宋據,原是宋軍斥候什長,精通軍前探哨,擅長騎射。

第二個叫方桓,曾是宋軍一個弩長,不但熟悉床弩,也熟悉神臂弓,甚至……石炮機!

床弩,神臂弓,石炮機,乃是宋軍三大利器,也有一定的保密性。方桓熟悉這三種遠程攻擊利器,絕對是價值很高的技術兵。

第三人名叫關耳,曾是宋朝水軍戰船炮長,操縱鐵火炮,火箭,炸罐。

火器用在宋軍戰船上已經近百年,但是非常原始,並無規格制式化的成熟火器,而且威力有限,所以並沒有規模性應用。

就是現在,元軍水師雖然裝備了火炮,但主戰武器仍然是拍竿和弓弩,因為這幾樣武器比原始火炮更可靠。

原始火炮威力不足,精準度很差,在搖晃的戰船上命中率很低,只能作為輔助武器。

火炮真正成為海上主戰武器,歷史上還要等到一百多年後的明初。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裝備了大量當時最先進的第二代火炮。

雖然火炮如今不是主戰武器,但這關耳仍然是很有用的海軍技術兵。

這三人都有大用,算是撿到寶了。

李洛和三人一一聊了一會兒,感覺三人心性能力都不差,就很快做出了決定,開始寫手令。

“保安團新設弩機隊、偵察隊、火器隊!每隊只編制五十人,與已經成立的騎兵隊組成四個獨立分隊,直屬團部!”

“以宋據為偵察隊長,以方桓為弩機隊長,以關耳為火器隊長!”

當然,這火器肯定暫時用如今的原始火器。

李洛再次寫道:“偵察隊暫時不配備馬匹,只以訓練前敵偵察兵為主;弩機營可配備床弩兩台,神臂弓二十張,石炮機兩架,由方桓指導工匠處制造。”

“火器隊暫不配兵,關耳配合工匠處制作火箭,鐵火炮,突火槍。待火器成,再配兵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