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我怕坐出痔瘡(第2/2頁)

這是與生番的戰爭中最大的收獲:敢死之心。

李洛後來重新鑄造華夏武士道,也是從融煉“敢死之心”開始。

但“敢死之心”的境界並不完美,最完美的境界是“向死而生”。從敢於犧牲到以犧牲為榮,從以死為天大之事,到以死為平常之事。

此一戰,前來觀戰的百姓看的目馳神醉,尤其是很多熱血青年,當場嚷嚷著要做軍。

一連兩戰,剿滅上千生番,救護數千百姓。李洛的威望短短半天時間暴漲到無人能比的高度。

有了李將軍,他們就再不會被生番屠殺了。

……

晚上,海邊的女真移民也都來到村中,被各家各戶接納,算是臨時借住。

女真人早就漢化,金朝也早就滅亡。在南方漢人眼裏,女真移民與北方漢人無異。

李洛,崔秀寧,顏鐸都住進了村裏最大的一個宅院,院外安排了夜值的守衛。

而且整個移民區域的外圍都安排了警戒。

李洛和崔秀寧陪顏鐸說了會兒話,就回到安排給自己的屋子。

這屋子本是古榕村長吳鎮樓家的,雖然簡素,但並不寒酸。

這屋中沒有榻,也沒有炕,沒有案幾,只有床和桌椅。

說起來,兩人來元朝,還是第一次見到床和桌椅。

“終於有椅子坐了。”

崔秀寧在一把紅木椅子上坐下來。

在了解文史的李洛看來,高麗的室內風格像隋唐,而吳鎮樓這屋子的風格像宋明。

李洛更喜歡隋唐風格,這半年來,他也習慣了正坐(跪坐),不太喜歡坐椅子了。

古代中國人(唐以前)何等聰明,怎麽可能連椅子都發明不出來?

絕無可能。

唯一的解釋是,那時的中國人以正坐(跪坐)為禮儀之美,認為高坐(坐椅)失禮不美。說白了,就是看不起坐椅子。

的確,正坐(跪坐)在地上的感覺,有種收斂而勃發之張力,含蓄而沉毅之姿,乃外柔內剛之勢,似靜而實動,好像隨時能躍地而起。

相反,坐在椅子上,卻總感覺松松垮垮,馬馬虎虎,懶懶散散,歪歪斜斜。沒了那種含蓄收斂的張力,也沒了沉毅之勢。

所以,愛坐椅子的人會越來越懶,越來越隨意,似動而實靜。

於是,李洛沒有坐椅子,而是很矯情的正坐在床上。

“你幹嘛?現在有椅子都不坐?”崔秀寧不解道。

“我怕做出痔瘡。”李洛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問道:“今天你也觀察了,哪個村長最適合管理島上的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