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相互利用(第2/2頁)

李洛心中大喜,再次下拜:“小子必不忘大師提攜擡舉。若能稍有效力之處,小子在所不辭!”都寨雖然是最低的九品官,但不與上級同處,又不算軍職,自主空間很大。不但能自由練兵,還能管理鄉政,最是適合不過。

接下來,他知道智海要有所求了。肯定不是《大日經》,而是另有要事。

此子倒是頗為曉事。果然,智海矜持一下說道:“小施主真是國師記名弟子?”

李洛毫不猶豫的回答:“國師因小子通曉吐蕃語,且心向佛祖,又看叔祖情面,乃親摩我頂,記名為弟子。”

八思巴是真正的一代高僧。其人氣度恢弘,胸襟寬廣,一心以弘揚佛法為念,心有天下蒼生。他的記名弟子多了去,可能連他自己都記不全。

冒充他的記名弟子,別說很難查實,就算查實,八思巴也不會計較。他是密宗教主,在他看來凡是心向密宗的就算是他弟子,這就像後世某島某黨的“精神黨員”。

智海大師面色一松,正色道:“小施主也是我高麗國族,老衲直說便是。小施主可聽到國師對我高麗禪宗的態度?”八思巴掌管大元佛教事務,高麗既然淪為元朝藩國,八思巴當然能插手高麗佛教。

李洛頓時明白了,他回想關於八思巴的歷史記載,似乎抓住了什麽。再看到智海的神色,立刻猜出了原因。

“國師曾說,密法乃修持正法,希望廣而行之。”李洛嚇唬道,“若真施行之,對我高麗禪宗實為不利。”

如果沒猜錯,智海應該是想向八思巴討好,找自己問計。

“傳聞果然是真。”智海淡淡說道,雖然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卻暗暗焦慮。這李洛如此篤定的證實了傳聞,顯然真的認識八思巴。

“大師無需太過憂慮。”李洛開始給他吃定心丸,“國師並非一意孤行之人,此事尚有轉圜。只要我高麗禪宗心存敬意,他老人家自然不為已甚,擡擡手就過了。”

他知道元初密宗的確有打壓禪宗之意,吐蕃高僧遺留的手劄文物記載了曾想取締禪宗,獨尊密宗的信息。不過,當時道教仍然勢大,為了徹底壓制道教,密宗不得不團結禪宗,最終也沒有打壓禪宗,而是相安共存。

問題是智海不知道這些歷史啊。

“原是此理。本寺譯寫《大日經》,本就是要敬獻國師,以表高麗禪宗敬意。除此之外,本寺還聯絡其他寺廟,擬共同敬獻金瓶36對,銀瓶72對,高麗東珠108掛,高麗參300株,高麗青瓷300對,高麗紵布3000匹。如此禮綱,國師是否滿意?”智海問道。

什麽?這麽多禮物!

李洛聽的心都跳了,高麗寺院還真是有錢啊。

金瓶銀瓶都是高麗特有的大額貨幣,每個重一斤,這麽多“瓶子”最少折錢兩三萬貫。加上東珠人參,青瓷紵布,總價值最少七八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