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保護工作(第3/3頁)

偵獵社判斷和官方有些區別,偵獵社認為大學生可能會攻擊拉哈,但是攻擊能力欠缺,不至於危及拉哈的生命。相信到時候更多是言語上了對抗。偵獵社更擔心來自葬禮上的刺殺。

莫迪葬禮流程很簡單,遺體送到寺內遺體停放處,在下葬之前親人洗滌身體,白布裹身,由長者或者教宗主持下葬,過程通常在十分鐘左右。所有來賓需沐浴靜衣,不跪,不拜經歷整個過程。過程莊嚴肅穆,葬禮多選擇在下午舉行。

拉哈是長者,屬於副主持,不用其動手和說話,站立在教宗身邊即可。即使這樣,位置還是很顯眼,距離賓客們很近。由於是葬禮,偵獵社,保鏢和特工們都不敢過度搜查。

偵獵社認為最難搞的就是葬禮,在吃飯時候觸怒廚師,解釋一下就過去了。在葬禮上觸怒賓客,會引發眾怒。不僅自身有危險,而且容易被刺客利用混亂刺殺拉哈。

偵獵社的人經過一個小時的會議,最後認為最有效的防範手段是祈禱,或者是說服寺廟安裝一個金屬探測門。說服工作就交給李尋處理,偵獵社的人負責祈禱。

……

李尋找人模擬演練了一次葬禮刺殺,袁忘等人是刺客,分別使用弩箭、手槍和匕首。地點在四區的一個公園。

兩位阿裔人警察扮演教宗和拉哈,規矩是正統的葬禮規矩。首先是入場,一百多人進行場地,形成一個半圓形站立等待,期間不交談,等待家屬給死者裹上白布。教宗和拉哈也站立在自己位置等待。

等待第三分鐘,袁忘掏出手槍對著拉哈開了三槍後,身邊的人才制止他。袁忘跳上高台:“九米,九米三槍,李尋你認為死亡率多高?”

李尋一邊想了一會:“繼續。”

下一位刺客是持弩箭的趙霧,趙霧身手靈活,他從白袍內拿出了弩箭。與手槍不同的是,弩箭體積較大,舉起和瞄準的動作比手槍的時間長,並且是單發。賓客過於擁擠,很容易就阻止了趙霧的射擊。

趙霧道:“有一定可行性,但失敗率不低。主要是拿出弩箭的動作過大。而且弩箭如果已經上弦,在行走和攜帶過程中有可能會射傷自己,更何況現場如此擁擠,安全性上遠不如手槍。”

阿娜特試驗的是匕首,匕首幾乎沒有機會,所有的人都很規矩,圍繞一個半圓,沒有人更上前一步。九米的距離,加之高台障礙,想使用冷兵器刺殺難度相當高。除非是飛刀,飛刀需要一個發力的過程,在這麽擁擠的環境下,很容易被打斷。

最後綜合比較,最需要防備的刺殺武器是手槍。偵獵社提出的金屬感應門非常必要。槍械可以用陶瓷,可以用3D打印機打印,但是子彈只能選擇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