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3/5頁)

於是阮久花了足足一晚上的時間來求他。

一開始求他加快速度處理鏖兀的事情,後來又求他慢點了。

赫連誅實在是不明白,到底是快點,還是慢點。

沒辦法,阮久含含糊糊地說不清楚,他只能照著自己的法子來辦了。

*

赫連誅的精力主要被分做兩部分,一大部分花在阮久身上,還有一小部分,被他勻出來處理朝政。

其實他最近有點後悔,他應該早些時候就發現阮久的可愛之處的。

他還應該早些時候就把鏖兀的所有事情都處理好,現在也不用還要勻出時間來處理朝政了。

如果在五年之內把鏖兀這邊處理好,把鏖兀變為極其鼎盛的王朝,那麽接下來的五十年,他就都可以和阮久在一起了!

真是個小機靈鬼。

天色蒙亮的時候,赫連誅便醒了。

在外邊的帳篷裏召見了幾位近臣,同他們說了自己要去梁國一趟的事情。

幾位近臣都不太贊同。

鏖兀出兵,參與梁國內政,已是過分了,如今連鏖兀大王都要去梁國,這怎麽行?

莊仙神色嚴肅:“原本大王要出兵梁國,老臣就是不大贊同的。梁國八王爺雖然智勇不足,卻是個極其正直的人物。反倒是英王,心術不正。”

“倘若英王即位,於鏖兀非但不是禍事,還是天大的喜事;若是八王爺即位,他日後成長起來,恐怕也不失為一位英明君王,日後強鄰在側,大王就沒有長遠打算過嗎?”

“如今出兵,已經出了便出了,可是大王還要親自去梁國走一趟,大王莫非是……”

莊仙皺了皺眉,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大王莫不是想趁亂直取梁國國都?這可太冒險了。”

赫連誅嚴肅澄清:“朕沒有。”

這話怎麽能亂說?要是傳到阮久耳裏,阮久誤會他了,那怎麽辦?

莊仙實在是無奈:“還是請大王三思吧。”

“朕已經想好了,我帶王後去梁國,期間鏖兀國事由你們主管,一切事情我走之前會全部安排好。”

赫連誅唯獨在提到阮久的時候,用的是“我”字,

他淡淡地瞥了一眼莊仙:“你不用急,既然已經和親了,朕決意不與梁國起沖突,王後要幫,朕就要幫。”

“你是梁國出身,以為鏖兀吞並梁國,就是好事。”赫連誅看了看莊仙,又掃了一眼底下的臣子們,除了莊仙,都是鏖兀人,“你們都不懂得中原的事情,朝中懂這些事情的人,極少極少。貿然入駐,中原人不服管教,只怕鏖兀基業傳不過一代,就要人仰馬翻。”

“與梁國的關系,這樣就是最好的。”

“倒不是朕自誇,吞並梁國之後,朕在位之時,就能管住中原;在朕之後,無人能管。如朕一般的君王,不知百年後能否再出一位。”

“留給後面人的東西,鏖兀與梁國永結同好,這樣就是最好的。再多一點,就沒人能管得住了。”

赫連誅這話說得自大狂傲,卻又十分篤定,讓人不得不信服。

他不是不能去拿梁國,他想要把梁國劃歸己有,隨時都能夠。

只是他不願意去拿,拿來了,還要費心費力地去管,擠占他和阮久相處的時間,還壞了他和阮久之間的感情。就長遠來看,也沒什麽益處。

他才不想去管。

下面幾位臣子都不說話了,不知道是被他的話說服了,還是知道他一意孤行,再勸下去也沒用處,索性就不勸了。

赫連誅不在乎是哪一種,只是淡淡道:“再沒意見的話,就下去做事吧。”

他讓人把奏章都搬到皇帳裏去,自己守著阮久,批了會兒奏章。

阮久被他折騰了一晚上,睡得正熟,察覺到他過來了,還往被子裏邊躲了躲。

赫連誅有兩天沒怎麽批折子了,堆積了不少,所幸他動作快,不一會兒就批得差不多了。

赫連誅放下朱筆,轉頭去看阮久,試了試他的額頭,感覺到他沒有發熱,又幫他把被子拉上。

方才在幾個近臣面前說了這麽多,其實他願意發兵梁國,卻又不願意與梁國起沖突的原因,還是在阮久身上。

不得不說,梁國雖然不怎麽樣,但還是做對了一件事情。

選阮久做和親王後。

倘若不是阮久,他現在很可能已經兵進永安了。

不用管身後事如何,他覺得一統天下的藍圖也很不錯。

可是如果有阮久在的話,他覺得和阮久待在一塊兒就是最好的。

而他想要從阮久身上獲得的東西有點多,他想讓阮久長長久久地留在自己身邊,他要付出的,當然是多多益善。

赫連誅理了一下阮久的頭發,又惹得他哼唧了兩聲。

*

可能是阮久花了一晚上求赫連誅,是真的有用,赫連誅很快就把鏖兀這邊的事情安排好了,阮久想幫點忙,也沒什麽能幫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