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傲骨(雙更合並)(第4/5頁)

一時群臣感嘆。

背過身私底下都忍不住要說幾句:“昔日定王走時,大放厥詞,說陛下會苛待生母。太後不也好好地活到現在了。今日陛下又不計前嫌,還要為太後大舉壽宴……”

興許是太後壽元近了。

只是這話他們都藏在了胸中,沒有說出來。

“陛下實是難得的仁君了。”有人嘆了一聲。

不多時,樂聲起。

晉朔帝姍姍來遲,於高階上落座。

此時幾位皇子都已經落座了,連同三妃。

多數人都是心情激蕩的,甚至如惠妃者,是期待的。

只有太後,總覺得晉朔帝這般舉動,並非是什麽好事,怕只怕,這人使了什麽手段,連帶著也要將她送入局中去埋了。

她一時如坐針氈得厲害。

太後禁不住垂眸去看鐘念月。

心道,這便是鐘家那小丫頭不知道的,晉朔帝待你好時,未必真是好事啊……

鐘念月此時坐入席間,還聽著一旁的丫頭說閑話呢。

“說是太子大婚第二日,太子竟然沒有帶著高姑娘進宮向婆母請安。這去不去的,惠妃都生氣。我方才聽宮裏的姐姐說,惠妃都氣得又吐了回血呢。”

萬氏皺了下眉道:“她就是心思重,若是沒有多的想法,又何至今日?”

香桃擡起臉來道:“不過惠妃眼下瞧著,面上也不見什麽苦色。”

萬氏掃了一眼,遠處坐著的萬家的兄長,道:“想是等著看咱們出醜呢。”

一轉眼,壽宴開。

眾臣送上壽禮。

連各國使臣都送上了禮物,其中尤以南郊國送上的禮物最為豐厚。

南郊國的大王子環顧其余使臣,心道爾等愚昧,只有我知。

今日大殿上要上演一出好戲。

晉朔帝英明一世,卻為美色所誤,縱容萬家搶功。此話一出,必然能震驚四野。再揭露軍中,將領士功乃是常見的醜惡行徑……如此煽動人心。

再等到太子在太後、叛黨,及被煽動起來的將士的扶持下,弑父登位。

何須再討好那新後呢?

說起來晉朔帝此人實在剛愎自用,竟然早早就將監國大權交給了太子,給了太子為自己圈攏人心、蓄力待發的機會。

大王子垂下眼,只默默等候了起來。

等到宴過半時。

終於有人站出來了。

此人乃是一名諫臣,只是與先前的什麽陸大人、冉大人不同,他一年多前以前做了太子的門客,今日抱的,是真真切切豁出性命的心思。他已年過五十,要為兒子的將來鋪路了。

此人深深一拜道:“陛下,恰巧今日南郊國大王子在,萬家的幾位將軍也在,太子在,惠妃娘娘也在,還有都察院的幾位大人也都在……更有太後娘娘坐在上首!不妨便在今日,對一對口供,若是有誤,便早早洗去萬家的汙名……”

這眾目睽睽之下,萬家想要洗脫幹凈,恐怕不容易了。

萬氏的大哥前兩年也死了。

她的二哥是個性子急的,見有人在太後壽誕上便急不可耐地尋事,當下大怒,重重一拍桌案,酒杯都被震得飛了飛。

“我萬家何曾有汙名?”

那諫臣頭也不回,只接著道:“萬家當年依仗有功在身,曾想要送萬氏入宮,幸而,陰差陽錯,到底還是叫功臣之後,如今的惠妃成了宮裏頭的娘娘,沒叫萬家撈著半點好處。可眼下,又要送鐘氏女入宮,且野心甚大,我一舉便為後。”

“臣今日不懼怕說這些話。還請陛下,叫南郊國大王子出列,將此事弄個清楚明白,萬不能寒了將士的心……”

“也決不能讓皇宮成了萬家實現野心的地方!”

萬氏和鐘大人聽著都覺得這話不中聽了。

他們不禁皺了下眉。

只有鐘念月還懶洋洋地倚著桌案,只微一擡頭,朝那高階上的晉朔帝望去。

晉朔帝沒有出聲。

一時殿中安靜極了。

竟無人接那諫臣的話。

這位姓廖的大臣,他抿了下唇,只好將戲唱全套,要麽激怒了鐘念月,要麽激怒了陛下,總得激怒一個人……

他又重重拜下道:“臣句句肺腑!若非見著今朝陛下一心執意立鐘氏女為後,更為她所惑,臣也不敢說這些話!

“陛下可知,萬家的事,是那梁虎昔日的手下,拖家帶口來京中,磕頭擂鼓狀告上來的!那日磕頭磕出來的血都浸進石頭縫裏去了。可京中官員是如何處置的呢?匆匆忙忙將人帶走了,沖了地上的血跡,好叫百姓們都以為沒這樁事一般……之後這案子先後遞到京府衙門,大理寺,連兵部的人都不敢擅動,為何?為的就是,這鐘氏女馬上要做皇後了!萬老將軍乃是她的外公!這案子就這樣成了個燙手山芋,積壓那裏,誰也不敢動!

“這也就罷了,鐘氏女在京中行事霸道,其紈絝行徑,實在難以數清。就連長公主都要受她的掛落。否則以她的身份,怎麽能得長公主親至,為她及笄宴捧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