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老楊又在算計(第2/2頁)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楊廷和很快收到確切消息。

楊廷和說:“梁叔厚的病情,雖然有所好轉,但多半難以再任閣臣。靳充遂(靳貴)也體弱多病,去年冬天數度請辭,都被陛下挽留在內閣。他若再犯病請辭,陛下恐怕也只能同意。”

毛紀問道:“趁機推舉閣臣?”

楊廷和點頭說:“蔣敬之(蔣冕)的資歷足以入閣。”

“那翰林院和制敕房?”毛紀問道。

蔣冕現在執掌翰林院和制敕房,他一旦入閣,這些權利都得交出來。

楊廷和眯眼笑道:“喬希大(喬宇)。”

“怎能是他?”毛紀大驚。

喬宇目前是南京兵部尚書,南京百官之首,士林威望非常高。但是,喬宇是楊一清的學生,還是李東陽的忘年交,完全跟楊廷和尿不到一個壺裏。

楊廷和解釋道:“蔣敬之(蔣冕)若是入閣,我們已占到最大的便宜。若再推舉自己人執掌翰林院和制敕房,不說朝臣反對,便是陛下都會心生忌憚。何不把楊應寧(楊一清)的學生,從南京調回來掌翰林院呢?此事,楊應寧必定同意。不論誰執掌翰林院,都不能是王若虛的人!”

如今的朝堂局勢,楊廷和根本無法一家獨大。他靠著貶謫清田的陳雍,拉攏許多中間派的江西籍官員,現在又想著把楊一清拉過去。

而且,喬宇是保守派,只論政治立場,反而跟楊廷和一致,跟老師楊一清沒啥共同語言。

楊廷和說道:“推舉閣臣之事,你去安排一下。”

楊廷和打得好算盤,梁儲和靳貴都有病,眼看是當不了多久閣臣了。如果再拉蔣冕入閣,同時交好楊一清,那他基本上就能徹底掌控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