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廖紀(第2/2頁)

七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以及殘疾之人,除了犯有滔天大罪,流放罪以下的都可以收贖(用錢贖罪)。

八十歲以上、十歲以下,以及嚴重殘疾之人,便是犯有死罪,都必須上報中央,由皇帝決定死活。盜竊或傷人,可以收贖。其余較輕罪行,一律不追究刑事責任,只需承擔民事賠償。

九十歲以上、七歲以下,便是犯了死罪,都不能真的處死!

按照《大明律》的相關規定,陸完家中那位九十老母,完全可以不執行抓捕的。但楊廷和就是讓人抓了,明知對方一把年紀,還是抓進大牢任其自生自滅。

這個舉動挺讓人寒心,陸完確實該死,但你楊廷和是不是也做得太過分了?

梁儲更是嚇得渾身冰冷,他跟陸完一樣,都趁楊廷和丁憂而背叛。唯一的區別,陸完是背叛恩主,梁儲是背叛盟友,後者之做法稀松平常。但是,楊廷和肯定會報仇的,不管誰怎樣背叛他!

見識到陸完的下場,梁儲跳反得更加堅定,死活不願繼續跟楊廷和混下去。

工部尚書李鐩,被錦衣衛釋放。但彈劾他的奏章很多,李鐩只能主動辭職,但皇帝沒有同意,繼續留下來執掌工部。

工部左侍郎劉永,被貶為寶德知州。那地方不但很窮,而且挨著邊境,說不定哪天就遇到蒙古大軍。

兵部尚書王瓊,天天被彈劾,但被內閣死保。這家夥也主動辭職,同樣被皇帝留下,並且朱厚照還要死保他。但即便深受皇帝器重,他今後也別想進內閣了,換個皇帝都不可能,因為沾染的汙點太大。

錦衣衛指揮薛璽、陳善,因與江彬有交,皆被下獄論處,這是李三郎的動作。

司禮監少監蕭敬、禦用監太監李英,全被罰去守陵,這是張永在徹底清除江彬余黨。

應天府尹、廣東右布政使、雲南右布政使、浙江右布政使、山西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吏部各司郎中……因為牽連陸完,被擼掉一大堆,這還只是地方變動。

接下來,朝堂爭鬥的重點,便是吏部尚書的繼任人選。

而處在旋渦中心的,是吏部左侍郎廖紀。

楊一清力推廖紀擔任吏部尚書,楊廷和卻說廖紀是陸完余黨。

楊一清心裏直罵娘:“屁的陸完余黨,廖紀明明是老子的人,好不容易扛住陸完的排擠,現在又要應付你這老賊的打擊!”

楊廷和也頗為頭疼,因為廖紀猶如茅坑裏的石頭,簡直是又臭又硬。

陸完當吏部尚書的時候,無數次找廖紀的麻煩,但根本抓不住廖紀的把柄。這是一位真正的清官,後世與邱俊、海瑞並稱為“南海三星”,是天下皆知的超級大清官。

這樣的人如何弄倒?

楊廷和想要對廖紀動手,剛唆使言官進行彈劾,清流內部就開始表達不滿了,愈發抵觸楊廷和這種不擇手段的行為。

歷史上,楊廷和即便弄翻一大堆官員,也對廖紀束手無策。只能把廖紀扔去南京,而且還得升官給尚書職務,沒過多久又被嘉靖給召回來。

更難得的是,廖紀一向對事不對人。

嘉靖讓廖紀推薦官員,他推薦出的人選,大部分屬於幹才,且不論派系出身。既有楊一清的人,也有王瓊的人,甚至有楊廷和、梁儲的人,還推薦王陽明復出,只不過嘉靖不答應而已。

此時此刻,廖紀接任吏部尚書的呼聲很高。而楊廷和非常無奈的發現,面對真正的清官,他完全找不到攻擊弱點。

廖紀以前出任過許多肥缺,楊廷和派人去翻舊賬,結果居然毫無所獲,反而更加坐實廖紀的清官身份。這位老兄,在每一任職務上,竟都留下赫赫清名。

世上怎有這樣的官員?

楊廷和越查越心虛,那是心中有私者,面對無私者天然的畏懼。

清官,是真的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