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王大爺發威(第2/2頁)

南京必須救,還得以最快的速度救援。

只有費宏不同意:“我們又無水師,去安慶做甚?坐在江邊看寧蕃打仗嗎?”

王陽明也說:“就算我們有水師,也與寧蕃兵力相當,短時間之內很難分出勝負。而且倉促成軍,錢糧都有些不足,鄉勇占了一大半,士卒缺乏足夠訓練,稍有不妥便容易潰散。”

眾人默然,他們親自招募的軍隊,自然知道是啥樣子。

如果說寧王麾下是一群烏合之眾,那王陽明聚集的八萬大軍,連烏合之眾都不如,並且極度缺少錢糧供應!

王淵和皇帝確實有密信送來,讓王陽明早做準備。可王陽明沒法做準備啊,他因為剿匪,跟當地士紳關系很差,在寧王公開造反之前,沒錢也沒理由拉起數萬大軍。

吉安知府伍文定問道:“守仁公是何打算?”

王陽明在地圖上一指:“先把南昌打下來!”

“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

“怎能放著南京不救?”

“……”

一堆官員全部反對,王陽明雖然有王命旗牌,可他調動不了文官組織的義兵。

而此時此刻,那些鄉勇占了一大半!

寧王是個坑貨,王陽明身邊則一堆坑貨,堅決要繞過南昌直抵前線。

王陽明難以說服眾人,只能跟費宏相視苦笑。散會之後,兩人分別去遊說,逮著官員們一個個勸導。

足足勸了三天,眾官感覺賴在這裏也不是個事兒,同意王陽明先去打南昌試試——反正順路,打不下來再說。

王陽明借口大軍必須統一指揮,以江西巡撫的身份收攏兵權,又在樟樹鎮誓師整編,便帶著這群軍令都聽不懂的弱旅北上。

吉安知府伍文定為先鋒,但此人靠近南昌就不敢動了,只等王陽明率大軍前來匯合。

等王陽明接近南昌,又來了兩支義軍,全都是臨時召集的鄉勇。

王陽明號稱大軍三十萬,眾官員卻心虛得很,不知該怎樣啃下南昌堅城。

南昌城高池深,且有守軍兩萬多,全是寧王留下的“精銳”部隊。而自己這邊,真正能打仗的,也就王陽明手裏的幾千剿匪士兵。

一旦攻城數日打不下來,估計八萬勤王大軍就要原地潰散。

王陽明派出僅有的少數輕騎,瘋狂朝城中射去勸降信,無非三十萬官軍已至,獻城投降者有功無罪之類。還說寧王已經被朝廷大軍擊潰,目前生死不明,把南昌城裏的反賊搞得人心惶惶。

接著探馬來報,說城東有數千賊兵紮營,與南昌城賊兵呈掎角之勢。

王陽明立即移師城東,派出雜牌部隊兩面佯攻,又派數千主力從東面強攻。這數千主力,乃王陽明親自招募訓練,征討贛南巨寇無敵手,早就打出了軍威,哪是寧王“精兵”能抵抗的?

戰不到半個時辰,叛軍的城外大營就被攻破。

而王陽明專門留下西邊口子,讓這些叛軍瘋狂往南昌城跑,並且下令暫時不要追趕。

城內守軍見沒有追兵,立即下令打開城門。

在城門開啟的瞬間,王陽明派出的哨探,就躲在暗處看得真切,連忙吹響號角傳報消息。

少量騎兵瘋狂沖向南昌城,一路高喊官兵已至。

至於後邊的步卒,還隔著好幾裏地呢,根本無法快速接近城池。

但是,叛軍潰兵早已是驚弓之鳥,聽到號角聲的瞬間完全嚇破膽。爭先恐後往城裏擠,反而互相擁堵擠不進去,大大遲緩了進城速度。

潰兵進城不到一半,百余騎兵就殺來了,把守軍和潰兵都嚇得不輕。

守軍想要關閉城門,潰兵死活要進去,雙方竟然自己打起來。

等王陽明帶兵從幾裏外趕來,城門口已經殺得血流成河。他立即揮兵沖向城門,那些潰兵更加瘋狂的殺向城中,防守城門的守軍嚇得驚慌而逃。

只半天時間,王陽明便帶領烏合之眾,攻破兩萬多“精銳”駐守的南昌城。

臨江知府戴德孺騎著毛驢,在城外看得目瞪口呆:“這便打下來了?”

“好像是打下來了。”廣信知府周朝佐騎的是騾子,他們的馬兒都被借去裝備騎兵了。

進賢知縣劉清源誇張大笑,拍手贊道:“陽明公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