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貴州開科(第2/3頁)

朱厚照又問王淵:“王學士還有什麽好說的?”

王淵本來沒啥好說的,既然皇帝問起,那就多說幾句唄。當即拿著笏板出列:“臣懇求陛下,允許貴州自開鄉試!”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全都看向王淵。

捅馬蜂窩了!

首先表示反對的就是楊廷和:“貴州邊僻之地,學校甚少,士子不足。擅開鄉試,則靡費無度,徒耗錢糧而已。”

都禦史喬瑛也說:“陛下,貴州自開鄉試,還需謹慎議之。不可因王學士考中狀元,又出自貴州,就讓貴州自行開設鄉試。”

給事中安磐言道:“貴州自有實情。其余省份,皆有兩位布政使,唯獨貴州只有一位布政使。何也?流官太少,土官太多,遍地土司蠻夷。貴州科舉亦如此,學校幾何?士子幾何?每屆鄉試也就兩千貴州生員應考,有時只有千余人。為這千余人單設鄉試,置上萬士子應考的省份於何地?”

一個又一個官員站出來反對,而且全是出自中榜地區的官員!

南北榜官員反而默不作聲,笑看中榜狗咬狗內鬥。

為何如此?

因為大明會試,是按比例錄取的,中榜地區只占10%。

一旦貴州單獨開科,必定相應增加舉人名額。但貴州舉人名額增加了,中榜進士比例卻不會變,等於將有更多貴州舉人,跟中榜其他省份爭搶進士名額。

而王淵這邊,一個支持者都沒有。

只因貴州十多年沒出進士了,最近的一個貴州進士,還是王淵同學的哥哥詹恩,已經病死了七八年。滿朝文武,只有王淵是貴州人!

王淵手執笏板,微笑不語。

等反對者全都表態之後,他才感嘆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等皆為中榜官員,為何鬧得如此地步?”

安磐冷笑道:“王學士,我等在討論國家大事,請不要分什麽中榜、南榜和北榜。”

王淵覷了此人一眼,朗聲道:“我請問安給事中,你說貴州流官太少、土官太多、遍地蠻夷、士子稀缺,所以才不適合單開鄉試。是這個意思嗎?”

“難道不是實情?”安磐反問。

王淵又說:“那我請問安給事中,我等為何要做官?”

安磐義正辭嚴道:“上報君王,下護黎民,為大明江山社稷耳。”

王淵笑道:“那麽請問,貴州可是大明江山?貴州百姓可是大明子民?”

“自然是的。”安磐哪敢說不是。

王淵喝道:“貴州既是大明江山,你就忍心看著貴州一直為土司把持嗎?貴州百姓既是大明子民,又為何稱之為蠻夷?即便他們不會說漢話,不會寫漢字,難道不應該推行教化嗎?貴州士子為何稀少?正因為教化不力所致!越是如此,越應該在貴州開鄉試,讓更多貴州百姓沐浴聖德。等到有一天,貴州蠻夷也能遍布朝堂,那才能彰顯聖天子之恩!難道,你不願大明朝廷教化貴州蠻夷?你究竟有何居心!”

“我……你……強詞奪理!”安磐被懟得不知如何辯駁。

王淵突然話鋒一轉:“陛下,此人曾陷陛下於不義,請誅之!”

安磐氣憤道:“你血口噴人,我何時陷陛下於不義了?”

王淵質問道:“正德四年,是不是你慫恿陛下追奪恩師誥命?”

全場死寂,無人說話。

不止安磐臉色劇變,另有幾個言官也渾身一哆嗦,就連朱厚照都有些臉色不自然。

劉瑾弄權期間,不但逼走劉健、謝遷等大臣,還要奪去他們的誥命和賞賜。平江伯陳熊被流放海南,屬於追奪誥敕的漏網之魚,劉瑾便責令科道官員嚴查。

而安磐等人趁機上疏,說劉健、謝遷這些家夥十惡不赦,不僅要奪去其本人誥命,還應該將其妻子、父母、祖宗三代的封贈一起奪去!

如今,劉健、謝遷的封賞雖然已經恢復,但那些言官的無恥上疏,卻是他們這輩子都洗不去的汙點。

朱厚照頗為尷尬,說道:“王學士,不要提陳年舊事,今日只談貴州鄉試之事!”

王淵微笑著走到大殿中央,問道:“諸位同僚可知,本人參加鄉試的時候,曾在半路上被土匪劫道?當時山道狹窄,只容兩人並行。上百土匪堵截前後去路,又在山坡上投石射箭,欲置我等貴州生員於死地!”

朱厚照點頭道:“我聽李三郎說起過。”

王淵繼續說:“幸好我還有幾分武藝,策馬奔行於山壁,一刀斬其匪首,復又冒著箭雨,縱馬殺潰山上的數十匪徒。這才有驚無險的前往雲南參加鄉試!貴州士子的艱辛,你們有誰能體會?”

群臣愕然,無言以對。

王淵又說:“我是貴州宣慰司人,前往雲南鄉試尚且要走二千余裏。更遠的,還有思南、永寧等府衛,他們要走三四千裏!可不是中原和江南的幾千裏路,沿途根本沒有水道可行舟,也沒有平坦官道可縱馬。盛夏之時,山嶺險峻,瘴毒侵淫,匪賊橫行。有多少貴州士子,病死、累死、被賊人殺死在赴考途中,你等曉得厲害嗎?楊閣老說貴州士子不足,當然不足!每次鄉試,都有近半貴州士子,根本無法順利走到雲南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