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房子太大不敢要(第2/2頁)

其中佼佼者,便是一個月前辭官,但還未離開京城的方獻夫。

王陽明在做文選司主事的時候,方獻夫就已經是文選司員外郎。你可以這麽理解,王陽明把自己的頂頭上司,發展成了自己的學生,而且屬於正式拜師那種。

另外,還有後軍都督府都事黃綰,也成了王陽明的學生。

真的非常神奇,方獻夫和黃綰在接觸心學之後,都不約而同生病了,都選擇辭官回家休養,都在自己的老家潛心治學十年。

直至王陽明憤而辭官,他們才又冒出來做官,一個官至吏部尚書(閣臣),一個官至翰林學士兼南京禮部尚書,並且積極為王陽明復出而奔走!

在座的還有一個叫湛若水,是王陽明這輩子最好的朋友。他也屬於心學門徒,但並非陽明心學,而是白沙心學,後來自創甘泉學派,嘉靖年間官至吏部尚書、兵部尚書。

王淵跑來看望老師,順便就見到歷史上的三位尚書。

王陽明因為不合群,而且還在關鍵職位,此時已經跟楊廷和有些別扭。

去年秋天,楊廷和就打算把王陽明扔去南京,幸虧黃綰和方獻夫出面,跑去找楊一清說情。再加上李東陽的支持,這才留在北京且順便升官——楊廷和想調動王陽明去南京,就必須給他升官,即便最後留在北京,還是得捏著鼻子給他升官。

再結合楊一清年底連續兩次辭職,可以想象得到,楊廷和與楊一清之間有巨大矛盾。

楊一清開始不聽話了,並以辭官來威脅楊廷和。

“若虛來啦,”王陽明笑著介紹,“這位是湛甘泉,這位是方叔賢,這位是黃宗賢,皆為吾之好友,也皆在研究心學。”

王淵立即抱拳:“拜見各位叔伯,請恕晚輩有傷在身,不能行全禮。”

雖然方獻夫和黃綰是王陽明的弟子,但他們的關系亦師亦友,王淵不能直接喊師兄。

“王二郎切莫客氣,”湛若水笑道,“你的老師,經常說起你,你我早就已經相識了。”

方獻夫和黃綰,也紛紛跟王淵拉家常,這種同門之間的關系牢不可破。

可惜,方獻夫、黃綰二人都已辭官,打算回家潛心鉆研心學。歷史上,若非王陽明被迫辭官,估計他們都懶得出山,只因老師被人欺負了,這兩位才跑出來,順便各自當了尚書。

在這一個時空,如果王陽明仕途順利,方獻夫和黃綰很可能一輩子都不復出,做官哪有鉆研心學快樂?

至於湛若水,馬上就要出使安南(冊封國王),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來。歷史上,剛剛回京沒兩年,就母喪回家丁憂,幹脆也去研究心學不當官了,直至王陽明辭官他才跑回來,順便也做到了尚書。

三人都是王淵的天然政治盟友,但暫時都沒法用,過度癡迷心學,導致為官欲望大減。

不過無所謂,王陽明收弟子很厲害的。即便李東陽辭職後,王陽明被扔去南京,也是收了一堆學生,把南京國子監教務處長什麽的都弄來當弟子。

此時此刻,四位大佬坐而論道,王淵只能老實旁聽。有些內容他聽得一臉懵逼,因為所談之書根本沒讀過,咱今科狀元郎只是個水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