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3頁)

另一位女嘉賓名叫閆一菲,曾經是國家遊泳隊非常有名的短距離蝶泳名將,退役之後在國外留學四年,今年剛剛回到國內,受體育頻道邀請,成為了一名解說嘉賓。

趙迪看著手裏的決賽名單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做了個大致介紹:“接下來進行的是100米混合泳的決賽,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第六道和第七道的兩名中國運動員,分別是來自R省的範宇浩和來自C省的敖淩。”

閆一菲接口道:“是的是的,兩名年輕小將,一個18歲,一個還不滿16歲。”

趙迪接著介紹:“範宇浩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中俄混血,從小在俄羅斯接受訓練,幾年前才回到國內,曾經追平過100米蝶泳世界紀錄,目前世界排名第四,現在算是我們國家短距離蝶泳的領軍人物,在本次比賽中也是拿下了兩枚金牌。”

“另一位小將敖淩,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他是去年全國遊泳錦標賽橫空出世的一名天才少年,不知道一菲有沒有了解過。”

閆一菲尷尬一笑:因為我之前一直在國外,對國內賽事沒有太多了解。但是範宇浩在國外的名氣很大,我曾經和好幾位美國國家隊隊員交流的時候,他們都曾提到過這個名字,說他很有威脅。”

“好的,其實100米混合泳是一個短池特有的比賽,因為每一種泳姿的距離非常短,所以考驗的是選手的絕對速度,泳姿的全面實力無法很好地體現出來,就這一點而言,我們國家的運動員和一些歐美選手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是的是的,兩名年輕的中國選手,希望他們今天有一個好的表現。”

站在出發台前,敖淩深吸了兩口氣,以此來調節自己的心率,廣播裏正在依次介紹運動員的國籍和名字,每喊到一個人,現場就會迸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與呐喊。

那種人聲鼎沸,全情投入的觀戰氛圍的確比國內比賽要好許多。

敖淩脫下身上的運動服放在一旁的箱子裏,轉過身來的時候,有一只手卻伸到了他的跟前——是旁邊泳道的範宇浩。

敖淩也伸出手與他相握,兩個人彼此撞了撞肩膀,互道一聲加油,隨即,一同走上出發台。

在這個時候,面對各國強敵,他們既是對手也是隊友。

第一次走上國際賽場,敖淩對這個國家是陌生的,賽場是陌生的,語言也是陌生的,對周圍那些人更加陌生。

但這一切對他而言都不重要,站上出發台,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冠軍!

雖然肩膀已經完全康復,沒有了那種疼痛和活動受限的感覺,但因為五天沒有進行正常的訓練,還有一點僵硬。

但這點小問題,對他而言並非不能克服。

第一個50米蝶泳,八條泳道的人幾乎同一時間到達對岸,一個轉身過來,中間第四、五、六、七泳道才和其他四人拉開一點距離。

而在這四個人之中,敖淩的位置處於最邊上,視野很差,根本看不到其他人的情況,他只能看到旁邊的範宇浩。

仰泳大抵是範宇浩的弱項,僅僅25米,到了轉身的位置他就被其他三個人甩開了距離。

100米混合泳的距離很短,運動員根本不用分配體力,只要全速往前沖就好了。

第三種泳姿——蛙泳,不僅是範宇浩的弱項,同時也是敖淩的弱項。

因為蛙泳和其他三種泳姿並不是同一個體系,因此,大家遊起來其實都有點別扭。

因此,許多遊混合泳的運動員都會在這個環節拖慢速度,再依靠最後的自由泳將成績追回來。

敖淩能做的就是緊緊地咬住第四、第五泳道的對手,不被他們甩開太遠的距離。

他自己在泳池中一往無前的沖刺,根本看不到對手的情況。

可是,在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卻看得到。

他的蛙泳非但沒有被對手甩開距離,反而隱隱有超越對手的趨勢、

最後一個轉身過來,泳池中立時掀起了巨大的水花,每一條泳道都在拼了命的沖刺,25米的距離,全都是一口氣遊到頭。

敖淩也管不了那麽多,只管不停地往前遊,速度一再提升,憋著一口氣直接沖到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