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3頁)

同時,敖淩覺得沈飛那麽辛苦的兼顧學業和訓練,並不是因為擔心自己出不了成績,需要找一條後路。

而是因為隊長本就是一個做事很踏實認真的人,他熱愛學習,也熱愛遊泳事業,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二者可以兼得。

敖淩暗自握了握拳頭:傅星圖和沈飛都能做到的事情,他也一定能做到。

小龍崽一直都是個行動派,說要練好體能就堅持不懈的練了兩個多月,從跑不下來3000米,到測試拿滿分。

同樣的,他下定決心要學好文化課,就開始每天分出精力放在學習上。

出早操的時候,梁凡總聽到他嘴裏嘰裏咕嚕小聲念著什麽,兩個人面對面互相壓肩,他才聽清楚,小崽子竟然在背單詞!

文言文算是敖淩的強項,管他《嶽陽樓記》還是《出師表》,他只要看一遍就能夠全文背誦,連沈飛都覺得不可思議。

數理化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得滿滿的惡補基礎知識。

沈飛在宿舍的時候敖淩就拿著練習題去問沈飛,沈飛不在,他就上樓去問傅星圖。

傅星圖每周只有星期三晚上有課,回來的時候穿過那條美食街,他總會帶點什麽點心或者小吃。

無論是飲食還是作息,他一向是個非常自律的人,這些東西他很少碰,買回去,也是為了投喂某個每天把他當家教的小崽子。

傅星圖感覺自己這個教練當得像個工具人,不是陪著跑步就是輔導功課,還得負責給小東西買吃的。

但敖淩就是有本事讓他無可奈何,頭一天還因為一道幾何體半天學不會,而被他劈頭蓋臉罵一頓,低著頭逃跑了。

然而,第二天晚上,又抱著課本出現在他的宿舍門口。

傅星圖感覺自己真就磨練出了一點為人師長的耐性,至少在敖淩面前是這樣。

在專業訓練上面,傅星圖給敖淩指定的計劃是進一步提高技術。尤其是出發和轉身技術。

他找來了大量國際比賽資料,其中包括近十年來,世錦賽、奧運會、短池世界杯等比賽的決賽,然後將出發和轉身放慢速度,一幀一幀的給他的隊員們分析。

這其中也有許多他自己的比賽視頻,他也會結合自己的經驗,言傳身教。

傅星圖雖然工作經驗只有短短的九個月,但是他的敬業精神絕對不輸給遊泳隊任何一名擁有幾十年經驗的老指導員。

平時,他會去外網查閱一些和遊泳有關的文獻,有時候也會拿出來和隊員們分享。

只可惜這一群學渣,看著那些浮力、動力、阻力的計算公式,全都一臉蒙逼。

“你們可以對比一下,轉身時最後一次劃水動作,用力和不用力,轉身過來位置的區別有多大。”

傅星圖按下暫停鍵,投影儀上的畫面正好停在兩名運動員轉身過來,身體上浮的階段。

原本在前50米齊頭並進的兩人,僅僅一個轉身,瞬間拉開了半個身位。

“強有力的劃臂將為你們接下來的滾翻帶來動能,力道越大,動能越大,”

“現在各個遊泳強國的俱樂部,都在推崇這種在轉身之前加速的策略,而我們國內的訓練還停留在轉身之後再提速的階段。”

傅星圖又給他的隊員播放了一段轉身集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視頻中,通過相鄰泳道兩個人轉身前後的差距,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這一點。

尤其是,當前面還處在領先位置,轉身過來就被反超,甚至直接導致丟掉冠軍的比賽,更加具有說服力和沖擊力。

但這個技術說起來容易,要隊員們改變十幾年來的訓練習慣卻很難。

有些人連續練了一個星期都做不好,比如李思辰、梁凡,問就是忘了。

但是,敖淩就能做得很好,傅星圖對他們說的每一個字,他總是能牢牢地記在心裏,並在訓練中體現出來,從來沒有“忘了”一說。

別的教練手底下也有自由泳、仰泳主項的運動員。傅星圖也曾在教練組的會議上,將自己總結出來的這些國外遊泳運動的先進經驗分享給大家。

但是老指導員都覺得他有點搞笑,什麽高深的遊泳技術需要教練把隊員組織到會議室,專門開著投影儀講課,簡直浪費時間。

不過,他們卻敏銳的察覺到另一個問題——傅星圖怎麽突然研究起轉身技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