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頁)

而後驚訝的發現,渾身肌肉那種酸脹的感覺神奇般的消失了!他現在又是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龍,可以繼續在水裏跟對手搶雞腿!

在所有比賽都結束之後,作為最後一個單項比賽,50米自由泳決賽終於開始了。

何嘉睿在第四道,敖淩在第五道,排隊進場的時候敖淩站在對方身後。

他盯著對方的背影走了一路,發現雖然是雙胞胎,但是何嘉軒和何嘉睿的身材卻截然不同,前者屬於力量型,後者屬於流暢型。

這是在R省經年累月的嚴格訓練中漸漸塑造而成,這樣的身材特點更有利於他們在各自主項上的發揮。

來到各自的道次前坐下,脫掉身上的運動服,整理泳鏡和泳帽,站上出發台。

敖淩深深地吸了口氣,在彎腰準備出發動作的時候沒忍住,往旁邊的泳道看了一眼。

他發現,何嘉睿正擡頭望向看台,那個方向正是C省這幾天集合的位置,而傅星圖此刻正抱著手臂站在那裏。

小龍崽腦中警鈴大作:“不對勁,這個人不對勁!他為什麽老是盯著我的教練,難道他真的要轉來C省,為了給傅指導當徒弟?”

這時候出發指令想起,敖淩憑借本能躍至空中,入水點比他預想中的要近一些,好在深淺剛剛好,幾個蝶泳腿就迅速浮出水面,自然而然的銜接自由泳。

和50米蝶泳不同,男子50米自由泳歷來都是所有遊泳比賽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項。尤其在一些重大的國際賽事中,從來沒有人能夠做到以巨大優勢奪冠,八名選手往往差距只在一秒之內。

在青少年比賽中,小運動員身體發育情況不同,平時所受的訓練強度也有很大差距,專業和非專業隊員混合在一起比賽,因此,第一名和第八名有時候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很明顯,第四道的何嘉睿就是這八名選手中表現最專業的那個,他今天的狀態和昨天比起來判若兩人。出發技術尤為出眾,在入水的時候就為自己爭取了小半個身位的優勢。

敖淩緊隨其後,他雖然沒能在出發時搶到優勢,但是他的遊進速度非常快,不斷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水感去縮小這種差距。

從入水的那一刻起,敖淩就將腦子裏所有亂七八糟的想法壓了下去,唯一的念頭只剩下快一點,再快一點!

伸肩、抱水、推水、擡肘……在平時的訓練中技術要領早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為了減少阻力,盡量壓縮換氣頻率,因此,也無法觀察到臨近對手的情況。

綿密的氣泡從嘴裏不斷被吐出來,肺部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越攥越緊,不斷將空氣擠出體外,肌肉因為缺氧而變得酸軟無力,側頭,就在嘴剛好完全露出水面的時候大口吸氣,再迅速將頭埋入水中,繼續重復剛才的動作……

身處泳池的人並不能了解整個比賽的情況,但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卻看得一清二楚。

何嘉睿的速度很快,遊程超過大半卻還沒有換氣的打算,敖淩的動作頻率並不如他,而且已經有兩次換氣。

但是敖淩每劃一次水,就能在水中行徑一段相當長的距離,不知不覺間就已經追了上來。

普通觀眾或許看不出什麽,但看台上還有來自各省遊泳隊,甚至是國家隊的教練,以他們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就是老天爺賞飯吃!

在近十秒的時間裏,何嘉睿和敖淩你追我趕,領先和落後也不過就是前後劃手的差距。兩個人在超越與被超越之間反復跳轉,當事人之間埋頭拼搏,倒是把在場觀眾看得熱血澎湃,都忍不住站了起來,攥緊了拳頭,放聲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塊啊啊啊啊!!!”

其中聲勢最大的自然要數人多勢眾的R省省隊,他們占據了大半個看台,齊聲高喊“何嘉睿、加油!何嘉睿,加油!”的聲音回蕩在整個遊泳館內,一秒將比賽場館變成了自己的主場。

C省這邊雖然人數處於劣勢,但也不甘於就這樣被R省的氣勢壓過去,不知道在誰的帶領下,開始整齊劃一的喊敖淩的名字,雙方啦啦隊各自盤踞在泳池兩旁的看台上,恨不得隔空打起來,絲毫不把其他六位選手的親友團放在眼裏。

只可惜,比賽的人整個耳朵都浸在水裏,除了缺氧引起的耳鳴和轟隆的水花,什麽也聽不到!

到達終點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無論他們目力有多好,卻仍舊沒辦法分辨究竟是誰先碰到觸版,微弱的差距除了電子計時系統這種高科技,人的眼睛根本無法捕捉。

在成績出來之前,現場觀眾第一時間向泳池中的少年報以熱烈的掌聲,是他們的拼搏精神,在短短23秒的時間內,為大家獻上了一場激情四射的比賽,絲毫不比那些電視上看過的大型比賽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