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7章 卡萊爾和新書(第2/3頁)

“嗯,這個項目我這邊通過了,至於項目資金,五千有點少得不像話,回頭讓財務先撥三萬塊錢給他們好了。”張重說道。

“好,我知道了張院長。”文漢笑了笑,“他們還在等著我消息呢,我這就跟他們說。”

……

當張重和家人坐上飛往美國的飛機時,606寢室的幾個人也踏上了他們的征程,遙遠的西方,還有一整片歐羅巴大陸等著他們去探索和征服。

“俞壁,怎麽樣,叔叔沒有為難你吧。”

風仔靠在座位上,笑吟吟地說道。

俞壁笑道,“為難我?他聽說我拿了學校的基金做項目,高興得合不攏嘴,非說要過來送我上飛機,我是好說歹說才把他勸下來。不過他人沒來,資金卻到位了。我從小到大就沒見我爸這麽大方過,給我打了兩萬塊錢。”

“你爸土豪一個,兩萬塊錢對他來說不是灑灑水。”

“我爸確實有點錢,但是他摳啊,上次我想換個手機磨了他半個月都磨不下來,最後零零碎碎去他工地搬了近一個月的磚才換了部手機。”

“這點我支持你爸。”老秦笑道,“要不是你爸不停地磨練你,哪有你現在這樣耐操的身板?”

幾個人正在熱鬧地聊著天,後座的李進卻忽然說道,“趁著這個時間,你們要不倒倒時差,要不看看資料。兩個月的時間,對我們即將要做的研究來說還是有些短,所以我們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

李進的話像是一盆清水從其他幾人頭上淋下,讓他們瞬間清醒,他們此行可不是為了玩來的。

既然學院通過了他們的申請,還撥了三萬塊錢過來,那他們就不能辜負學校的期望。

如果說一開始他們只有一腔熱情的話,現在他們則是多了一份使命感。

幾個學生在內心暗暗告訴自己,這兩個月一定要幹出成績讓院長他們看看。

……

相對於606寢室,張重他們這邊的旅途要更加漫長一些。

張重他們一家坐前後兩排,楊鳳霞就坐在張重的左手邊。

旅途剛到一半,楊鳳霞笑著說道,“到地方之後,交流會並不會立即開始,咱們還有兩天的時間休整。”

“那不如楊主席給我說一說這次文學交流會的具體事項吧,我也不能一點功課都不做。”

楊鳳霞點了點頭,“行,那我給你說說。這次咱們要在兩個城市停留,第一站是紐約,第二站是洛杉磯,這你應該知道了。”

張重笑著點頭,這他當然知道,當時他們這邊確定簽售站的時候,兩邊都交流過。

見張重點頭,楊鳳霞繼續說道,“紐約這邊接待我們的是《文學消息報》和哥倫比亞大學,按照行程,我們要先去《文學消息報》本部進行一場文學研討會,隨後再去拜訪哥倫比亞大學。這兩邊都有一些美國本土的著名文學家參與進來,他們給的名單比較長,我撿幾個比較重要的跟你說一說吧。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卡萊爾了,你有聽說他麽?”

“有些耳聞,他是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元老人物,七十年代憑借中篇小說《從這裏到永遠》名聲大噪,當時他才只有十九歲。美國的主流文學圈對他評價頗高,很多青年作家也都表示卡萊爾是他們心中的聖塔,一座一直追逐,卻永遠都越不過去的聖塔。”張重說道。

楊鳳霞笑了起來,張重嘴上說只是對卡萊爾有所耳聞,但是卻說得這樣詳細。

卡萊爾在美國主流文學圈確實舉足輕重,只不過現如今文學的風向使然,讓現實主義文學只能生存在夾縫之中。

也是因此,如今美國的現實主義作家們才會大力推崇卡萊爾,因為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他們需要一個領頭羊。

卡萊爾就是他們需要的領頭羊。

當代美國現實主義文學是戰後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但是要說當代的美國現實主義文學,自然不得不先提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來源。

受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歐洲的現實主義思潮和文藝運動影響,現實主義很快成為美國文學的主潮。

十九世紀後半葉,機械化的迅速發展,壟斷集團的迅速形成,財富的迅速積累,構成了一個時代特點:一個過度和極端的時代,一個衰退和進步的時代,一個貧困和財富炫耀、郁悶和充滿希望的時代。

就在這樣一個時代,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們寫出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反應美國西部、南部、東部人民生活的小說。

這些小說廣泛地表現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的人,並力圖將人們的生活畫面真實、清晰、透徹地表現出來。

近幾十年,現實主義文學之所以在華夏能夠有生存土壤,從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