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烏合之眾

發榜足足提前了十日,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考官們前腳出貢院,次日就貼出了紅榜。

這是紹興三十二年八月的最後一天,無論是考完試後正在尋歡作樂放飛自我的考生,還是抱著幹癟的荷包忐忑不安等待成績的考生,突然聽說貢院正門已張榜公告了這次臨安府鄉試的錄取名單時,都有些懵。

是他們睡過頭看錯了時間,還是壓根沒醒來?

隨著鑼聲報喜聲喧囂而至,考生們終於醒悟過來,這不是做夢,也不是玩笑,是真的出成績放榜了!

“余杭縣林希元林老爺,高中桂榜三十六名!”

“錢塘縣蘇仲延蘇老爺,高中桂榜二十一名!”

“仁和縣……”

“臨安……”

隨著一聲聲報喜喝彩傳來,書生們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有的惴惴不安,有的聞訊狂喜,還有的等不到自己名字,便急急讓人去貢院看榜,一時間眾生百態,在各家酒樓客棧中顯露無疑。

“中了中了!我中了!”

“恭喜林兄……”

“不知這次鄉試的解元會在哪一縣……”

“自然是我余杭縣,余杭王氏子弟哪個不是滿腹經綸,名滿江南!”

“王家昔日人才輩出,如今不提也罷!若非此番主考王尚書出身余杭,王氏子弟……呵呵……”

考生們說著說著就爭論起來,起初不過是爭論誰人奪魁,到後來就漸漸變了味。

“進場的時候不是揪出了好幾個夾帶的嗎,聽說是有人泄題……”

“泄題?!”

“我輩寒窗十載苦讀,卻被這些腐蠹之輩行賄買卷,徇私舞弊,天日昭昭,公理何在!”

從一個人的疑問,到幾個人的質疑,到十幾個人的肯定,話風從懷疑,疑似,到肯定,確認,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在考前有人賣題,就是跟王家有關,還有人恍然大悟地說在考場中看到有人作弊,考官卻視而不見……

三人成虎,謊言重復一百遍都能讓人信以為真,更何況人們本能地更願意相信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說法。

畢竟兩三千學子應試,能中舉者不過寥寥百余人,更多的落榜者,不相信自己是文不如人,只相信自己是時運不足懷才不遇,相信是他人鉆營舞弊,是考官徇私不公,若是能有機會推翻這次考試結果,重來一次,或許能上榜的就是自己。

而不用再等三年。

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落榜的考生也不管先前是誰挑起的話頭,跟著越說越起勁,越說越義憤,也不知是誰突然大吼一聲“如此不公之榜,要它何用!”

“我們去撕了紅榜,舉告考官,求官家重開鄉試!”

“撕榜重考!”

“走!”

一傳十,十傳百,原本應試的考生住的客棧就離貢院不算遠,住的遠的得到消息,趕來看榜時,正好聽到這些議論,跟著加進來,人群便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越滾越多。

大宋朝不光是重文輕武,還廣開官學。上至京都太學,下至州府縣學,都是由官府承擔費用,以財養士。官學學生的地位遠超歷代,尤其是太學生論陳時政成風,伏闕上書,群起請願,幹預朝政的聲勢浩大,就連官家也不得不看重其人。

從汴京到臨安,最出名的莫過於太學生陳東,曾帶領太學生數次上書請願,除六賊,啟用李綱、誅殺蔡京……在民間享譽一時,後來還被欽宗賜進士出身,盡管最終死於高宗刀下,身後亦得平反追封,在那些學生看來,已是無上榮耀。

對於文人來說,名聲和仕途,一樣重要,歷來都有無數人為博清名而不惜以死上書,擡棺進諫,只是那些榮譽原本只屬於諫官,本朝有陳東開了個頭,學生們群起請願之事便層出不窮。

更何況,在許多人心中,法不責眾,跟著去鬧一鬧,萬一能改變結果,自己豈不就多了一次機會?

雖說這次因為放榜提前十日,應試的秀才們還沒來得及串連組織起來,只是在有心人的煽動下,跟著去貢院“撕榜”,可沒想到,張玉湖和方靖遠之所以拼命趕時間提前發榜,就是為了早做準備應對這次科考風波。

故而等眾考生聚集起來,走到貢院門口時,就被當頭潑了一桶冷水。

昔日一張榜之後,貢院門口都是人擠人人挨人的水泄不通,如今除了紅榜下還有人看榜之外,貢院門口方圓十余丈內,竟然空蕩蕩的,只擺了十張長條凳,兩邊的衙差手持水火棍,橫眉立目,瞪著他們就如同準備圍獵羊群的惡狼一般。

眾考生圍在門口,不由面面相覷,不知這擺的是什麽陣仗。

貢院對面的清源茶樓三樓的雅間中,趙昚和方靖遠隔窗俯瞰著下面熱鬧的場面,禦前帶刀侍衛們早已將整層茶樓包下,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換上了自己人,原本還擔心來看榜的士子過多會攔不住,這會兒倒是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