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3章 新城體育中心構造圖(第2/3頁)

五百米跨度……

這是自己給自己帶了個緊箍咒。

最重要的是,別說現在,哪怕另一個時空,也沒有這類超級跨度的場館施工技術。

因此,如果搞定,它將會是天成的裏程碑,和施工技術的代表作品。

胡教授的建築設計研究院做不出如此高難度的構造圖,就采用了一種吊裝式布局。

體育中心下半部結構有點像鋼絲網,主梁次梁互相交叉,互相受力、借力,圍繞一圈後,上部再交叉三根懸空梁,像吊籃一般掛住圓球上半部,形成建築一體化,起到穩固整體的作用。

01年,鋼材強度等級有限,如此設計,已經躋身母星一流水平。

如果沒有系統,葛小天肯定欣然接受。

但既然開掛,那就索性開的徹底點。

按照系統對建築設計研究院優化後的圖紙……

該體育館施工有點像切西瓜。

先把它橫切,分為下半圓,和上半圓。

下半圓施工。

先在高達十數米的基台上,構造六十四根向外傾斜的看台主梁。

也就是說,主梁頂端以下為分層次部署的看台,全都是鋼混結構。

隨後,按照傾斜主梁的底部、中部、頂部,構造三圈環梁,而六十四根傾斜主梁之間,就是場館出入口。

圈梁起到穩固作用,用於束縛向外傾斜的看台主梁。

場地地基、看台地基,再分別與底部、中部的圈梁連接,形成一體。

總的來說,整體像個盤子。

如果對整座場館底部,高達十幾米的基台進行包裝,那這就是個立體的半圓。

接下來就是最難的上半球施工。

由於采用太陽能光伏板,上半部雖然沒有看台,但需要安裝電力系統,還是靜音的那種。

另外再加上地反射節能棚、高效熱回收系統、抗震穩定系統、聲浪控制系統等等,以及史無前例的大跨度構造,上半部就成了施工難點。

系統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場館之外,構建‘斜拉橋’。

這個斜拉橋的形狀,有點像星球外面的光環,又叫:行星帶。

主場館有兩個行星帶,一個是地面通道,一個是橫跨整個場館的斜拉橋。

斜拉橋放下隱形鋼索,連接主場館的上半部,將五百米跨度,分為左右兩個二百五米,分別是圓球的四分之一。

如此一來,施工難度大幅度下降。

隨後,系統就像把一半西瓜分為兩半,再均勻切開西瓜瓣一般,將兩四分之一的圓,分成幾十個立體三角形。

接下來就是施工工藝,底部六十四根傾斜主梁,每一根對應一瓣西瓜,環繞一圈,形成上半圓。

整體施工結束。

但距離場館竣工還相差甚遠。

下一步,掏空西瓜內部,也就是把西瓜瓤挖出來,留下圓形的西瓜皮。

一般來講,三角形最穩定,如果去掉一角,就會變成四邊形,不再具備穩定性。

但三角形組成的是‘半球’,就像石拱橋概念,哪怕去掉‘瓤’,剩下的四方塊互相擠壓,互相受力,外殼依舊堅固。

當然,這需要超硬質合金鋼。

比如系統兜售的,高韌性、高耐磨、輕抗震的ZN-CD750鎢鋼板、鎢鋼棒。

售價:2份黃金=1噸。

換算:100g黃金=10000紅鈔=1000kg。

平均十紅鈔一公斤,五紅鈔一斤,比常規鋼材貴了五倍。

而掏空西瓜瓤後,還需要導電、導熱的超輕鋁鎂合金、超輕鈦合金構件……

也因此,僅主場館的建設費用就突破一百億。

如果之前沒有從州長先生手裏復制煉鋼工藝,葛小天說啥也不敢這麽玩,因為他現在沒錢了。

(607章,五百億推助東山經濟圈,五十億采購盾構機,五十億研發盾構機,一百億分給天樂打造大青山古風文化中心,三百五十億給了老王用於跟科技聯盟打商戰。)

不過,自家現在能造出超輕合金鋼,如果再計算造價,那就需要把系統賣的合金鋼采購價除以三,或者除以四。

所以,主場館最終造價不會超過三十億。

跨海工程六月中旬竣工,二十億富蘭克林的尾款,去掉勞務外派人員的薪資,留下大橋維護費、管理費、設備和設備安裝費用,差不多能保留十個億。

到時候存入華夏信托,再像對方借八十億紅鈔,足夠了。

葛小天思索許久,離開售樓處,回到新城辦事處,打開自己的石光機台式機,運行融合設計、做圖、建模、渲染為一體的GIS,復制系統優化後的方案。

只不過,就像建造蓮花體育中心之前,先拿飛碟體育館做實驗一般,如此獨特的施工工藝,提前造個‘小星球’練練手。

不需要太大,百米跨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