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頁)

即使已過去好幾個時辰,可想到那時李紹那會的聲音,阮老夫人的心尖還是忍不住一顫。她搭下眼簾不再想李紹,只淡淡說道:“陛下已允諾我不會認回那個孩子,也不會讓旁人知曉他的身份。”

她雖然越發不滿李紹。

但他鮮少承諾,既已承諾,在她有生之年,想必李紹還不至於反悔,怕就怕她活不了幾年,也護不住他們幾年。

等她死後,李紹可還會記得今日的承諾?

這一點,誰也不清楚,所以阮老夫人在短暫地沉默後,看著阮妤說道:“等殿試成績下來,你和那孩子不如離開長安。”

有她和長咎幫著,離開長安,謀個外職,或是不再踏入朝堂,做些生意什麽都是好的。

阮妤沉吟一瞬卻搖了搖頭,“便是離開長安,又有何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宮裏那位真反悔了,就算她跟霍青行逃到天涯海角,他照樣有法子讓他們回來……而且他們倆都不是只有彼此,他們還有親人,還有朋友。

不能因為他們的緣故就連累爹娘兄長他們也跟著他們躲躲藏藏。

霍青行也不會同意這樣的事,那個人一向是寧可自己吃苦,也不肯讓他們受一點委屈。余光瞥見祖母臉上的擔憂,她反倒安慰起她,“您別擔心,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咱們現在想這些也沒用。而且……”她一頓,要說今日過來的第二樁事。

阮老夫人看她,“什麽?”

“霍青行說了,宮裏那位對他究竟有沒有父子之情還不得而知,也許他根本就沒這個意思,反而是我們多想了。”這是近些日子,霍青行安慰她的話。

自古以來,天家父子情意就要比普通人家淡。

何況霍青行自小就未養在他的身旁,且不說無父子相處的情意,便是為了大魏的社稷,霍青行縱有經世之才,卻無坐擁天下的雄心。

他更適合當一個佐相,而非一位發號施令的霸主,這一點,想必宮裏那位比誰都清楚。

阮老夫人愣住了,她呆呆看著阮妤,嗓音訥訥,“你剛剛說……”

阮妤握住她的手,看著她點點頭,“是,他已經猜到了。”

“怎麽會……”

阮老夫人尤不敢相信,她呆坐在羅漢床上,阮妤便把幾日前她和霍青行的那番話同人說了一遭,等說完,阮老夫人沉默半晌,終是嘆了口氣,“太過聰明的人,往往要承受的痛苦也要比旁人多許多。”

“知道也好。”

“而且那孩子說的也沒錯,或許李紹根本沒這個意思,丹陽離世那麽多年,再好的情意也早就隨著時間流逝了。”

“他想要兒子,自然有的是人去生。”

阮妤聽她後話摻雜著厭惡,不由奇道:“宮裏還發生了什麽?”

她跟祖母一向是有什麽說什麽,祖母也幾乎不會瞞她,可這會,阮老夫人卻是沉默了許久才揪著眉,淡淡道:“不過是些腌臜事罷了。”

卻是不想提起的模樣。

見自己的寶貝孫女一直看著她,沉默一瞬到底還是開口了,“我今日進宮的時候,見那觀山真人帶了幾個妙齡女子去見李紹,看樣子是準備獻給陛下。”

說起這個,她又忍不住泛起惡心。

本以為他對丹陽有多深情,早些年為了丹陽從不進六宮一步,沒想到到了如今這個年紀,卻行出這樣的事……還聽信一個道士的話!

難不成他還真想要長生不老?!

也罷,只要他不動認回那個孩子的心,只要讓阿妤和那孩子好好的,隨他怎麽糟踐去!

阮妤沒想到是這樣的事,一怔之後回想前世,好像也有這樣的事?不過那會她對這些事都不大在意,也就不曾理會,倒是那個觀山真人,坊間都傳他有神通,可後來天子駕崩,晉王登基,好像就沒他的蹤影了。

他去了哪裏?是逃了還是死了?

阮妤想了想,發現居然一絲印象都沒有,余光瞥見祖母帶著寒氣的臉,收起心思挽住她的胳膊,柔聲安撫,“我今日來的時候,霍青行同我說,想來給您磕個頭。”

“您若肯見,回頭他來接我的時候,我便讓他進來?”

“你這孩子怎麽不早說?”阮老夫人一聽這話,哪裏還顧得上氣李紹?滿腦子都是霍青行,原先以為他不知道,便也不敢太過親近,如今他既已知曉,她這心裏免不得添上更多的感情,她自覺虧欠丹陽,又覺那個孩子受了十多年的苦,自然想一並把這些年的憐惜彌補給他,便道:“不用等他來接你,我這就派人去接他過來,回頭你們就在我這一起用晚膳。”

又問阮妤,“他喜歡吃什麽,回頭我讓廚房一道備上。”

說完見身旁少女不曾答話,一愣,問她,“怎麽不說話?”

阮妤便撅著嘴,輕哼一聲,倚到她身上,半是撒嬌半是埋怨,“祖母如今滿心滿眼都是他,都不疼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