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高利貸

看著興國公一行人遠去的背影,那個中年人的眼珠子一轉,然後便擠出了笑容,對地上那布商和藹悅色地說道:“我說老劉,還跪著幹什麽,快起來,快起來啊!”

這態度,和之前完全是截然不同的變化。就好像剛才兇神惡煞地要趕人家出府,收點利息的不是他一般。

老劉,也就是這個布商,名叫劉敏東,見他如此,稍微有點詫異,不過還是依言站了起來,順便扶起他媳婦。

這中年人看到他站了起來,便又笑著對他說道:“老劉,你是運氣好,竟然得興國公出手相助,我家老爺肯定是不會去得罪興國公的。不過真要說起來,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因此,這欠著的錢肯定是要還的。不過如果老劉你答應一個事的話,我可以做主,後面再有的利息,就給你免了,如何?”

“什麽事?”劉敏東聽了,連忙問道。

現在本金加利益又欠了十萬兩白銀,如果繼續利滾利下去的話,到明年年底又是十五萬兩白銀,說真的,壓力太大了。

因此,如果可以免去接下來的利息的話,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那中年人聽了,便對劉敏東說道:“我家和你一起販布出海,有錢大家一起賺,如此,便免去你家的利息,如何?”

一聽這話,劉敏東便明白了。

果然不是發善心,而是看到了更大的發財機會。

有了興國公給的“護身符”,只要不是遇到天災,那這一次出海必定是大賺。

不過雖然想明白了這點,劉敏東也沒有拒絕的底氣。而且他也是商人,知道這麽做的話,合則兩利的事情,便答應了下來。

那中年人一聽,當即呵呵笑著,向劉敏東一抱拳說道:“新年快樂!”

然後便帶著他的人走了,很快消失在白雪皚皚的街道上。

看著這群人走了之後,劉敏東媳婦忽然擦了擦眼淚,開口對他說道:“真是祖宗保佑,竟然得興國公垂憐。一定要給興國公供奉一塊長命牌位,保佑興國公平平安安,長命百歲才好!”

劉敏東聽了,長嘆一聲,點點頭說道:“我們也沒什麽能力去幫到興國公,只能給興國公祈禱長命百歲了!”

一般人,誰會幫他!

興國公路過,要不是熱心的話,也就路過了。

真得是虧了興國公出手,不然的話,不要說這個年沒法過了,很可能被趕出去之後流落街頭,想到可能的後果,劉敏東便不敢再往下想下去。

……

此時的張明偉,壓根沒想著要別人報答,只是在想著剛才遇到的這件事。

按照他後世所查的資料,在後世,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就屬於高利貸。拿一年期貸款來舉例,如果利率超了17.4%就是高利貸,這就是違法了。

然而,在這古代,17.4%的利率,真不要太有良心了。

高利貸以貨幣的形式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借貸年利率大致在50%—100%之間。

這種賺錢的方式,來得非常容易,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有權有勢的人加入了這一行。

到了南北朝的北魏時期,高利貸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且利息都定的很高,許多人因借高利貸而搞的傾家蕩產。隨著破產群體的日益增大,北魏統治者認為高利貸已影響到了社會和諧穩定,於是便規定貸款年利率最高不得超過100%。

到了隋唐時期,官府設置了一種叫“公廨本錢”的專款用於官方發放貸款,其職能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銀行。公廨本錢由各州令史經管,借出五萬本錢,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年息約達100%。這是官府行為,民間就更不用說了。

北宋前期的普遍貸款利率也普遍維持在100%左右,一直到王安石變法,他的青苗法規定貸款利息是20%,極大地降低了貸款利率。

但是,王安石卻又給地方官府貸款指標,要求他們必須要完成貸款任務。於是,地方上為了完成任務,也看到了有利可圖,便成了春季強迫百姓貸款一次,秋季又強迫百姓貸款一次,這利息一下就成了40%。

更不用說,地方上在執行的時候,往往還不是這個貸款利息,都是私自往上加的。於是,王安石的變法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等到了元朝時候,蒙古貴族發放“斡脫錢”。年息高達100%不說,次年轉息為本,本再生息,時稱“羊羔利”、“羊羔息”。民戶一旦負債,多因不能償還而“破家散族”。

從明朝開始,高利貸的現象才有了明顯改善。史料上記載的貸款利率多半維持在20%—36%之間。

但是,今天張明偉遇到的這一起貸款事件,這個貸款利率是達到了50%,同樣算是高利貸。

甚至如果和後世比起來,不管是哪個朝代,全都是高利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