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意外了(第2/2頁)

可是,誰也沒想到,那個在兵部尚書面前都敢變卦的賊首,竟然見了國公之後,納頭便拜。而且還不止一拜,說了幾句話之後,竟然又拜了下去。

周遇吉一眼就看出來,陣前招降這事,該是已經成了!

閔洪學雖然年紀大了,有點老眼昏花,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得到和周遇吉一樣的結論。對此,他微微有點不舒服,心中想著,老夫的名聲有那麽不堪麽,非得國公來了才行?

想著這個,他也不得不承認,在如今大明的官場上,要論名聲,興國公排在第二,就絕對沒人敢說第一。這一點,不管是對百姓,還是對那些政敵,全都一樣。

為了區區難民敢於得罪京師所有權貴,這種事情,整個大明朝,唯國公與海剛峰也!

抄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家,上到首輔、司禮監掌印太監,成國公,下到八大晉商等等,就算是當初天啟朝權傾朝野的九千歲,也沒他這麽會抄家!

更不可思議地是,還向朝廷捐出了兩個玻璃和水泥燒制之法。不但有利於國家社稷,還放棄了這兩個燒制之法所能帶來的無窮財富,何人能有國公慷慨!

想著這個,他心裏也平衡了!

而對於普通軍卒來說,他們是不認得藍天保的。就以為張明偉和賊首各帶一人,在兩軍陣前交鋒。就光是國公有這個勇氣,就已經讓他們敬佩萬分了。

然後,再看到那賊首見了國公之後,談了沒幾句話便二拜國公,他們對於興國公的印象,絕對是又提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

接下來,便沒什麽好說了。就招安小袁營的事情,開始具體的接受整編。

小袁營一共有十一萬人馬,但是,能戰之兵其實就只有兩萬五千左右,其余地都是普通百姓,是需要朝廷安置的。

按照事先的計劃,對小袁營的戰兵檢閱之後,最終便只留下了一萬六千人馬,其中騎兵三千人左右全部留用。

考慮到接下來要連番大戰,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整編,因此,這支一萬六千兵力的小袁營人馬,還是單獨成營,並沒有拆分掉。

按慣例,封袁時中為都司,代管參將事,而袁壯飛則也是都司,代管遊擊事。

他們的家眷,都不再隨軍,而是隨同安排的百姓一起北上,然後入京師居住。

張明偉是監軍,手握崇禎皇帝賦予的大權,讓保定府這協同安置百姓,保證百姓能前往京師之北以及天津那邊。

而閔洪學則在整頓軍力,要盡快完成這個整編,然後盡快南下攻打左良玉所部,再解開封之圍。

不得不說,閔洪學在領軍方面,確實是經驗豐富,安置整編的軍隊,全都是是井井有條,並沒有任何混亂。只用了三天時間,差不多就初步整編完畢。

而張明偉這邊,名聲擺在那裏,地方上誰也不敢去挑釁這位國公的權威,配合地也不錯,將近十萬百姓,全都有條不絮地開始北上。

然而,讓所有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閔洪學打算領兵南下之際,這位老人家卻病倒了!

想想也是,七十多歲的老頭子了,還在操勞軍隊打仗,肯定休息不好的。

他這一病,軍隊就沒法動了,因為他是主帥!

張明偉聽到後,立刻帶著朱媺娖趕去探視。按照郎中的說法,只是偶染風寒,需要安心靜養,應該沒有大礙,只是行軍打仗這種風餐露宿的事情,那就不要想了。

如果要等閔洪學病愈的話,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左良玉那邊且不說,開封會戰,早已開始,多耽擱一天,開封那邊就多一天的危險。

閔洪學也是無奈,便對張明偉說道:“下官這身子骨,真得是太耽擱事情了。軍國大事,實在是無法耽擱,只能拜托國公了!”

“我?”張明偉聽了,有點意外,他只是一個監軍而已。

雖然他確實很想領著千軍萬馬打仗,但是,這麽大規模的戰事,又是關系這麽重大,而且手中的這支軍隊,應該算是朝廷最後能擠出來的一支機動部隊了。如果有失的話,後果就非常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