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輿論掌控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能活著就算不錯了,那可能會有太多要求。

至少對於他們來說,向國公提問題已經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如果不是真得非常關心的事情,又怎麽可能拿一些雞皮蒜毛的事情去問國公。

因此,張明偉問了之後,並沒有人再開口問問題。

等了一會之後,還是張明偉給他們說道:“別的我不敢說,但是,京營,勇衛營,還有你們內遷到京畿之地守衛長城的,你們的軍餉,我給你們保證;你們的屯田,都按太祖時候的規定執行,誰敢侵占、私吞,一律嚴懲不貸……”

聽到這話,這些中低級軍官不由得欣喜萬分,一個個看著張明偉,那眼神真得能融化了張明偉。對於未來的向往,變得無比的渴望。

然而,張明偉還沒有說完:“……還有,以後打仗,必然也是賞罰分明,絕不克扣,也不拖欠。我說得這些,要是不遵守的,不管是誰,一律可到錦衣衛衙門告發。”

明末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也是讓很多後人遺憾的地方。

就是明軍經常潰敗,就好像壓根不經打,是最差的軍隊。然而,等他們一投降建虜之後,卻又往往會變得驍勇無比,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們本身突然變身高達,而是體制的問題。

在他們當明軍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有賣賴以活命的武器盔甲,或者幹脆都到了賣老婆兒子的程度,就這樣的軍卒,打起仗來能有多少戰力?

他們就算拼死立下的戰功,也會被他們的將領克扣、冒領,不管換了誰,在這樣的情況,都很難勇敢起來。

然而,至少這個時候的建虜,相對明軍來說,卻是賞罰分明多了,這一點還是要承認的。

特別是奴酋皇太極以及他之後的攝政王多爾袞,很會收買人心,對於投靠過去的明軍,往往都會重用。雖然建虜沒錢,可大明有錢啊,戰利品刺激那些投降過去的軍卒用心打仗。

這兩廂一對比,明軍對上建虜,能不敗就奇怪了!

當然了,這個情況,大明這邊的一些傑出之士自然也是有認識的。可是,大勢之下,又有誰能夠改變呢?信不信只要有人敢在朝堂上冒這個頭,必然會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最終不是下野就是身敗名裂。

也只有像張明偉這樣的穿越者,熟悉這段歷史,有崇禎皇帝的最大信任之下,才能在明末這個烏黑的朝堂上殺出一片光明,用強力破之。

要不然的話,就張明偉的這個攘外必先安內之策,就是告訴崇禎皇帝,他也實施不了。

第一沒錢不說,第二遼東將門必定反對,那朝堂上為遼東將門說話的那些官員也會反對;第三京畿之地的地方官員也會反對,而他們在朝堂上的官員又會反對;甚至連原本派發軍餉到遼東,可以捋一層羊毛的那些,沒了機會也會反對……

明末的黨爭是相當有名的,朝堂上,不再是為了公事,就事論事地辯論;而是為了一己私利,今天彈劾你,明天彈劾我,如此扯皮之下,又能做好幾件事情?

不過如今以張明偉的身份,以他在朝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強勢,威壓山海關內外,卻是沒有問題的。

在宣布完這個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這些代表各衛所的中低級軍官再無異議之後,張明偉便退到台上喝茶潤嗓子去了。

隨後,站在張明偉和朱媺娖身後的閻應元、金振孫、張羅輔等將,便向張明偉抱拳行禮之後,大步走下點將台,來到台前,宣布這些中低級軍官上前領取欠餉。

對於他們這幾位,並沒有介紹,因此基本上沒人認識他們。但是,能站在國公和公主的身後,又來做這種事情的,肯定地位不低。

因此,這些遼東的中低級軍官上前領取欠餉的時候,也把這幾個將領給記在了心裏。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並沒有領到銀子,而只是領到了一些寫有姓名、銀錢數目,蓋了張明偉和坤興公主印信的紙條而已。

在他們詫異時,或者由閻應元他們,或者幹脆由那些發放的宦官就直言告訴他們:這些紙條由他們領回去,隨後,等他們內遷經過山海關時,由本人憑著這些紙條來換取銀子。這麽做,就是保證每個軍卒都能拿到他們自己應得的軍餉,而不會被人克扣。

看著台子上倒著的那麽多銀子,想著國公剛剛的承諾,看著紙條上的鮮紅大印,最終並沒有什麽人敢鬧事。

不說在勇衛營將士和錦衣衛校尉的監視之下,他們有沒有膽子鬧事,就是這邊給出的理由,他們也沒法反駁?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們有了盼頭。內遷積極的,更容易進京營。

於是,在他們領取這些紙條的時候,都是乖乖地排隊。而這個時候,還有宦官在給他們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