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三更合一(第2/6頁)

哪裏還有半分的為君為帝的皇家做派?

“你走罷……”

沉宴聽見自己說:“我寧可做亡國之君,也不能、不能——”

不能將那個瘋子放出來。

“若能為百姓換得良君,朕載於史書之上千人唾罵,也並非一樁壞事。”

已經走投無路的帝王輕輕嘆息。

他的面孔慘白,臉上有灰敗自諷的笑意。

“你以為將黎民蒼生交於別人手上,他們就落得善終嗎?”·

然而西淮說:“燕啟顧雪都,是什麽樣的冷戾之君中陸盡知。自他們從滄瀾打到盛泱腹心,凡是未降之城,攻破後一律戮盡。因此而喪命者,早已逾數十萬。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陛下——”

西淮譏諷地笑著:

“你這可真是好一手逃避良心責問之法啊。”

“……”

未想能有一日聽到如此譏諷尖銳之語,沉宴愣了一下。

但是西淮顯然還未將話說完。他繼續說道:“不過,這也算不上什麽叫人意外的事情了。”

白衣人低低喃語:“盛泱……本就不是這樣的麽?叫忠心效力之人孤苦而死,投機取巧者官運通達……哈。我早該知道的,竟還抱有什麽樣的期望呢?”

他說著,便欲轉身而去,似乎覺得之前想要問沉宴的話,也沒有必要說出口了。

“等等!”

然而,就在西淮將要離開之際,沉宴卻猛然叫住了他。

“你……你有辦法?”

長久為君的直覺讓他察覺出門外之人的不凡,沉宴試探著開口,斟酌道:“你來找我,是來進諫的,是麽?你與他們之前來的人……不一樣。”

“進諫。”

然而西淮笑了。他像覺得這個兩個字很有趣一般,在舌尖品讀著,問詢道:“陛下,你哪兒來的自信,覺得我會向你進諫呢?”

於沉宴驚訝的目光中,西淮接著說道:“這天下,並非每個人都想要為你人臣的。我不求官達富貴,也不求顯赫聲名,你能誘以驅使我的東西,我一樣也不稀罕。我今日到這裏來,只是想看一看你值不值得我幫助而已。”

“……”

沉宴活了二十余年,大抵還是第一回聽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但是他竟只是靜默了一下,然後便平靜若秋潭一般接著問道:“好,朕接受。你說一說你想怎樣判斷朕是否值得幫助罷。”

“七個問題。”

西淮道:“很簡單,只問陛下七個問題。回答完後,我自然會決定陛下是否值得我傾力相助。”

“可以。”

沉宴答:“你說罷。”

“一問,天下何物。”

西淮緩緩啟口。

其實,在來到驚華宮之前,西淮心中早已有了對所有問題的回答。

在林昆問出那一句“讀書為尋封侯否”時,就已經輕易將西淮心中所有防線攻破。

那一刻,西淮真的很欽佩他,想,他是配上與自己並稱“南有葉家北有林”的人。

天下何物?

——天下不是君王權柄,也不是萬裏疆土。而是千萬蒼生黎明的性命。

它不是一樣可以被爭奪來搶奪去的東西,能夠被舍去,亦或者可以用來證明自己的王權。

如果你走出宮門,就會看到街頭賣白玉蘭花的阿婆,追著風箏飛花而去的孩童,還有恣睢奔命、守著攤販度日的疲憊中年人。

他們都是這天下的一部分。

天下從來不是冷冰冰的一個權柄,一個王座,或是輝煌廣闊的一張地圖圖紙。而是活生生的、在這個世上喜怒哀樂度過一生的人。

他們很多很多,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度過著自己的一生。但是偏有人總忘記他們也是有溫熱體溫的,只當做一個數字,計算著其中能取得的價值和能換出幾斤幾兩的籌碼,不關心也不過問。

第二問,讀書可為封侯。

在這世上,轉生為人是最值得慶幸的事情之一。因為你能夠思考,自己這一生將為何而活。

讀書不為封侯,不為貨與帝王家,只為明智。知曉自己將清醒而溫和地度過這一世。

愛世人,愛孤苦而多難的生命,為官不是為了求權勢滔天,而是這蒼生太苦,總需有人幫扶。

林昆早已知道這一切的答案,所以他明知生不逢時,卻依然忠良度過這一世。

西淮分明知曉他信中詢問的目的,卻依然只能給出相同的回答。

只不過,在最後一句“生不逢時,何以自處”出口時,他換成了:

“雲華七年,棲靈峰以西北,是否發生蝗災,餓殍兩萬余人?”

“……”

沉宴怔愣了片刻。

西淮的聲音輕輕的,接著問道:“雲華九年,是否洪災難治,赤霞河上遊溺亡七千余人?”

“……”

“這……”

沉宴沉默了數秒,而後遲疑道:“朕不知道。這些細微末節的小事,時間太久,朕都不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