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客青衫 03 (下)(第2/3頁)

“《女戒》用不著你抄,女工用不著你學。”

銀止川道:“但你會做鹽水鴨麽?”

西淮一怔,還未來得及反應,就聽銀止川接著道:

“你說你的名字是‘秦淮夜泊’的淮,你是金陵人氏?”

西淮極低地應了一聲。

“那你如何不會做鹽水鴨。”

銀止川蹙眉。

“小時候沒有多大,就離開家鄉了。”

西淮的聲音微微發啞,低聲說:“那個時候還不太記事。”

“哦。”

銀止川隨口應了一聲,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那行吧,回頭有金陵的節度使進王都拜會,我讓他們給你帶一些故鄉小食。”

西淮略一頷首,輕聲說:

“謝謝少將軍。”

他們二人說話間,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靠西邊的後院了。

銀止川腳步倏然一頓,看著那水榭廊檐盡頭的府邸,神情中略微發生了些隱秘的變化。

“今天就逛到這兒吧。”

他道:“有什麽事,明日再談。今日你也累了。”

西淮看著他的背影,敏銳地發覺銀止川聲音和方才變得微微不同了。

他擡眼,朝前望去,能隱隱看到更往前的銀家宅邸。

然而那裏幾乎是一片荒蕪,大門上覆滿了青苔,鐵索上滿是斑駁銹跡。

仿佛很久都沒有人進去過了。

“前面也沒什麽好看的。”

銀止川道:“臟亂得很,等何時心情不好了,還能去找點樂子。”

西淮幾乎瞬間就明白過來了銀止川為何不肯再往前走,但是他也只是低低應了一聲,沒有說破。

銀止川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仍只是將他送回臥房,自顧自離開了。

房間內,西淮注視著這個陌生的環境,從一個角落,掃視到另一個角落。

他的目光途徑桌案上的一盞燈的時候,略微停滯了一下,而後慢慢走過去,輕輕在燈上撫了撫。

很熟悉的模樣款式,沒有想到能在這裏再次見到。

西淮想,這樣的金玉多枝燈,他已經快要有十年沒有見過了。

……

金玉多枝燈,樣式繁復貴重,從前秦淮一帶,富有顯赫的家族都會用。

包括西淮家。

西淮那時候年紀小,最喜歡看這樣一點點亮起來的光芒。

每次見到都十分歡喜,走到何處都要帶著一盞——

連他父親被貶,全家流放滄瀾時,也央求母親,在有限的行裝中放入了這樣的一盞金玉多枝燈。

“娘,為何我們要走?”

那時,七歲的他站在空蕩蕩的大院子裏,茫然地看著眼前的景象。

仆從奶媽都已經遣散了,整個院子裏兵荒馬亂,只剩下一片狼藉。

他和姐姐牽在一起,仰頭看著父母問。

父親還在一沓沓地往箱篋裏搬書——

四書五經自然是要的,《周易》《中庸》也放不下;再看看《九歌》《九章》,心中同樣十分不舍。

最後收拾了一個下午,父親也沒有收拾出到底要帶走哪五箱書。

“……書,還要看書!”

母親看著猶豫不決的父親,突然哭出了聲來,嘶聲哭道:“若不是為了書,我們家會落到這樣的境地!?”

父親不說話,只是撫著懷中的古籍,眼睛裏偏執又柔和。

“若是嫁與打油郎,白丁文字識不得,也不會走到今日這一步。”

母親哭道:“葉清明,我恨不能你從未讀過書!”

但是,葉清明,怎麽可能沒讀過書?

那個時候,年幼的西淮懵懂想。

他的父親,是整個金陵最負盛名的“葉家郎”,應試春闈那一年,是全年的魁首。

往他們家族譜往上數,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有六個狀元了。

那時,葉家在整個金陵,都是赫赫有名的書香門第,提起來時,無人不是羨艷欽嘆的眼神。

因為才華橫溢,又從來不拉幫結派,聖上認為這葉清明是個“老實人”,令他去修國史。

但是有時候,“老實人”做的事也並不是總被人喜歡。

尤其是在這時常不得不需要“圓滑”的朝堂。

“君上怎麽說,你便怎麽修就是了,你耍滑頭瞞得過去麽!?”

母親哭道:“世道,早已經就是這樣一個世道。入了仕,摸爬滾打不過混口飯吃,人活一輩子,你活得那麽難做什麽呀!”

那一年,西淮懵懂地記得,已經是雲華十六年。

是先帝在位時最手慌腳亂的一年。

天下大旱,災荒四起。

餓殍於野,無處不是哀嘆的黎民蒼生。

然而,在這樣的境地下,先帝令著作郎們記國事,要求他們稱:

“四海升平,海晏河清。成文帝乃千古之賢帝也。”

葉清明是著作郎們的主事,他不解問先帝:

“棲靈峰以西北,餓殍兩萬余人,如何海晏河清?”

先帝一笑,說:“未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