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三更]217

劉談愣了一下,問道:“整個朔方的人都不夠?”

霍光說道:“不能把所有人都拉來做工啊,現在是春季,正是需要耕種的時候,北境國天氣熱得晚,現在還沒開始,過一段就要開始了。”

劉談抓了抓頭,這個還真是他的知識盲區,他想了想虛心問道:“那霍相說……能不能去各郡招人?尤其是那些耕種土地比較少的地方。”

霍光想了想說道:“不妥,殿下開出的工錢不少,若是從頭做到尾的話,這一年下來的錢抵得上他們種地兩三年的錢,殿下猜,若是都知道了,還有人願意種地嗎?”

劉談沒說話,其實他開的工錢高也並不是要破壞市場經濟,這個工錢主要是針對朔方城的百姓。

畢竟經歷過一場戰火之後,很多百姓雖然還有地,但是家裏的良種都被搶走或者被燒掉了,現在就算讓他們去種地他們也沒有東西可種啊。

若是工錢開得少,那就等著之後餓死人吧。

在劉談這裏,朔方城任何一個人都是十分珍貴的,死一個他都心疼!

可是別的郡沒有遭受戰火侵蝕,所以當地的百姓還是應該以種田為主,若是知道之後全都來做工,哪怕今年的收成只怕不是劉談樂於見到的。

當然還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用戶籍來區分工錢,不是朔方城的百姓工錢降低。

可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一樣的做工,憑什麽朔方城的人拿得就多?

無論劉談有什麽理由,老百姓看到的都很簡單,他就看到手裏的錢是不是一樣。

真這麽幹的話,以後北境國就等著分裂吧,其他地方的人覺得被區別對待,朔方城的人也會覺得其他地方的人貪心不足,這可不行。

劉談深吸口氣說道:“這樣……那就先一樣一樣的來,誤了什麽也不能誤了春耕,首先我那裏會裁掉一部分,然後你安排人把這些人招走就是。”

雖然討論的時候大家對於朔方城現在的產業都不分彼此,但在實際操作上還是分出來了的,除了鐵礦,其他礦產都是屬於劉談自己的,那些礦產上工作的人也都是劉談出錢雇傭。

而建城的話就屬於朝廷征發,說實話,給的錢肯定不如劉談給的多,但是建城才是當務之急啊。

霍光有些猶豫:“建城需要做的地方不多,殿下不必為此而拖慢腳步。”

劉談搖頭說道:“也沒什麽拖慢的,銅礦、碎邪金礦以及朱砂礦那裏減少一些人就是了。”

這幾個礦產對於基礎民生而言是沒什麽太大幫助的。

銅礦開采的快那就是劉談的錢多,畢竟一部分用去鑄錢,一部分拿去做各種青銅制品。

碎邪金礦就更是了,普通老百姓有幾個能夠買得起碎邪金的?這東西現在就算是長安城的貴婦人都未必有幾個能買得起,或者說在劉談的控制之下,她們現在基本買不到,因為劉談還沒有開鋪子。

之前被當利長公主嫌棄的鋪子劉談就打算用來賣寶石首飾用。

那個鋪子所處的位置不夠繁華又怎麽樣?真開了有兩位長公主在,不怕沒人捧場。

現在想一想,當初人為控制寶石流入市場的數量還真是作對了,否則不加節制的話,現在貿然減少開采數量,寶石的價格肯定跌宕起伏得特別精彩。

而現在價格是一個平穩區間,之前開采積累下來的也還夠用一段時間。

至於煤礦,劉談是不敢減少人的。

去年的煤礦做出來的蜂窩煤只夠長安用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時間太緊,為了利益最大化只能這麽做。

今年說什麽也不能這麽幹了,至少讓朔方百姓能用上啊。

反正精品蜂窩煤做的越多,普通甚至劣質一點的蜂窩煤出產的也就越多。

等多了之後,劉談甚至會把本地的價格給壓下去一點。

因為本地沒有運輸成本,之前往長安的時候為什麽賣的貴?就是因為運輸艱難啊,這一路上不說人吃馬嚼,就是產生的損失都有不少。

霍光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點頭說道:“也只能這樣,如此,還要殿下寫一道諭令。”

劉談有些納悶:“寫什麽諭令?”

霍光說道:“殿下這裏工錢豐厚的事情雖然沒有傳遍全國,但周邊已經有不少村子都知道,所以很多人都拖家帶口地過來討生活,其中有一些是去年冬天遭災的難民,但是有一部分則是有正經土地的佃農,殿下需要讓各地郡守嚴格控制才是。”

劉談立刻說道:“這個不好控制,你以國相的名義給各郡發警告就是了,我這裏讓下面人加強對外來人口的篩查。”

他說到這裏的時候就忍不住苦笑,誰能想到他開的工錢高還出問題了呢。

霍光帶著不是辦法的辦法走了,雖然看上去暫時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是以損害劉談自己的利益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