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劉談記得西漢時期其實已經有了溫室大棚技術,而且在《漢書》上是有記載的。

只是當他問起的時候,不僅僅是李息連身邊的人都一臉茫然,劉談便不由得有些奇怪,仔細回想之後才發現那個記載是漢元帝的時候,距離現在還有七八十年呢。

既然沒有現成的用,那就只好自己動手了。

好在這個莊子裏大部分房間,或者說是除了奴仆和一些倉庫器具房之類的,基本上都有地龍的存在,劉談只需要選出一間作為溫室就可以了。

李息跟在劉談身後一臉的匪夷所思:“這……真的能讓枝芽在秋冬發芽生長?”

劉談點頭說道:“可以,只要溫度和濕度都達到就可以了。”

李息一連茫然看著他問道:“臣駑鈍,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劉談:……

說順嘴了,這年頭可沒有濕度和溫度的概念。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沒有溫度的概念,他要怎麽控制溫度?

據他所知古代的時候對溫度的把控全憑經驗,甚至燒制瓷器的主管都是經驗豐富會目測火焰,通過火焰顏色判斷溫度的人,這樣的人一般沒有個二十來年的經驗是做不了的。

哦,他差點忘了,現在甚至連瓷器都沒有,或者說是還沒發展到瓷器,現在更多的是陶器。

而陶器跟瓷器的區別就是在燒制方面。

話說回來,所以現在可能連能夠通過經驗判斷溫度的人都沒多少,當然古代人民是有智慧的,他們根據天氣弄出了時令,根據時令來進行農業種植還是挺準的,但是拋開這個想要準確判斷那可太難了。

劉談幹脆問李息:“大司農那裏可有這樣的人才?”

李息苦笑:“這……連暖房臣都是第一次聽說,大司農府只怕也沒有擅長這種事情的。”

劉談無奈,看來他還要自己來啊。

想要控制溫度,首先要做個溫度計。

溫度計這東西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也挺簡單的。

一根玻璃管一點紅色素就齊活。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這年頭哪裏有玻璃管?

這個時代西方應該有了琉璃,但是透明度高的玻璃估計全世界都沒有,更不要提需要極高技巧的細玻璃管了。

劉談也沒時間去搞玻璃,現在唯一能替代的大概就是水晶,可是水晶能做到那麽細的水晶管嗎?

倒不是他要求嚴苛,而是這年頭沒有一個具體的評判標準,也沒有其他對照,劉談做溫度計唯一能夠用來判斷的標準就是水沸騰的溫度。

他原本的計劃是仿照後世的溫度計做個模子出來,然後通過水沸時將溫度計放進去看透明管裏面的紅色液體上升到什麽地方,那就是一百度的大致範圍。

然後再將這個範圍等分成一百份就得到一個粗略的溫度計了。

很簡單的辦法,後世的小孩子在培養動手能力的時候很多都會讓做這個,因為生動有趣。

只是現在到了劉談這裏就一點也不生動有趣了,他這才發現沒有工業基礎的話,哪怕只是做一點小手工都會遇到無數困難。

劉談有一個好處就是從來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他對漢代的了解僅僅是史書記載或者陵墓發掘的那些,想要在這個時代生活那些東西可不夠用。

劉談想了想,這種手工業應該是歸少府管,至少他要什麽東西是需要找少府的。

他唯一不太確定的就是能不能找少府,所以他是很委婉的問符漁:“庫裏有沒有水晶?”

符漁茫然了一瞬:“殿下所言是何物?”

劉談立刻更正道:“就是水玉。”

他差點忘了古代稱呼水晶是叫水玉的。

符漁這才說道:“殿下要什麽樣的水玉?就算庫裏沒有也能去找娘子啊。”

劉談心想雖然陳阿嬌是皇後,但這東西她也是變不出來的。

他只是說道:“就是想要做一根大概一掌長的水玉管,中空的那種,所以需要的是水玉原石。”

符漁略有些為難:“這個恐怕要去找一找。”

劉談的庫裏不缺好東西,水玉制品也不是沒有,但問題就在於誰也不會給陳阿嬌直接送原石啊。

旁邊的李息說道:“此物少府應該是有的,只是不知殿下想要做成什麽樣?”

劉談直接讓苗瑞拿了一張紙過來,在紙上畫了一個歪歪扭扭的示意圖,本來他還想寫上字的,但是在提筆的一刹那他忽然想起來,劉徹和陳阿嬌或許不太關心他字寫什麽樣,但李息很可能知道啊,他這一筆字寫出來說不定李息就會詫異為什麽完全不一樣了。

劉談索性將筆放到一邊開始解說,好在這東西也不太復雜,只是需要中空,然後底端要裹上金屬,所以需要從下面開口,然後讓金屬和水玉接觸的部分密封嚴格不露空氣就行。

李息聽得一愣一愣的,居然沒聽明白劉談要這東西到底幹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