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三十而立(第4/4頁)

到了二月,招生工作差不多完成,學校熱熱鬧鬧地準備迎接新生的到來。

1978年三月春,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學生開始進入山美校園學習,剛開學的那幾天,學校格外熱鬧,來自各地的學生匯聚在山美的校園裏,曾經上山下鄉的知青,在工廠裏揮灑汗水的工人……重新來到了學校。

這一批新生的年齡相差很大,有二十來歲的年輕學生,也有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女,有些第一天來報名,孩子丈夫妻子什麽的都來了,校園裏熱熱鬧鬧的,都像個菜市場似的。

不過菜市場可沒有這麽多來自各地不同的口音。

很多人聊著天,還習慣著用“鄉音”,互相交流起來完全是“雞同鴨講”,先不說別的地方口音,就光是山城容城這邊的口音,就各有各的不同,地方俗語俚語,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雖然聽不太懂對方的話,但也“嘿嘿嘿”笑著點點頭。

姜雙玲穿梭在新生之間,安排著接待新生的工作,“女生宿舍在那邊。”

“繪畫系的,繪畫系的。”

“把東西放下後,來那邊教學樓底下報道。”

……

姜雙玲引導著五花八門的學生報道,有些還帶著孩子一起過來,因此校園裏也多了許多小朋友們的追逐打鬧,不少來報名的新生比姜雙玲的年齡還大,其中有些學生是從山城美術師專升上來的。

她長得漂亮,穿著一身簡單大方的淺藍色衣服,氣質出色,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無論男男女女,都有主動跟她搭訕的:“這位同志,你也是今年的新生嗎?”

“不是,我是學校繪畫系的助教,姜雙玲。”

“原來是姜老師啊,老師年輕又漂亮。”

姜雙玲安排好了學生的工作,不少新生都認識了她,尤其是開學這幾天,學生們個個都很積極熱切,走到哪裏都有人主動跟她打招呼。

繪畫系也有許多年輕的女孩子,她們十幾二十來歲,跟姜雙玲的年紀差不多,嘴裏喊著:“姜老師,一起去食堂吃飯。”

姜雙玲跟著學生們一起吃了飯,聽著她們對未來學校生活的向往,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大學時那種激情燃燒的歲月。

學美術的年輕姑娘們打扮的青春靚麗,披肩的頭發,秀麗的臉龐,有些時尚前衛的,已經穿上了喇叭褲,這會兒喇叭褲的存在還有些爭議,不少守舊的人覺得這樣的衣服太出格,不是正經人穿的衣服。

然而喇叭褲還是在年輕群體中流行了起來。

看多了麻花辮的姜雙玲突然看到這遍地的披肩發,又覺得新奇了起來,驀地想念自己曾經的中分大波浪。

她要是突然去弄個卷發出現在齊珩的面前,這男人會不會嚇一跳?

當然,姜雙玲暫時也只是在心裏想想,這會兒直接跳躍成卷發大波浪,走在路上那也太吸引眼球了,緩緩。

更何況剛開學的時候,正是教學工作最累的時刻,姜雙玲還抽不出心神去打理自己的形象,照舊還是原來的模樣。

因為在山美任教,比之前在附近的小學教書可距離遠多了,姜雙玲每天來來回回,身上事物繁重,人跟著消瘦了幾斤。

從這邊家裏到山美,哪怕再快都要一個多小時,一天光是來回,就要花費兩三小時功夫。

齊珩心疼她來來回回的太累,將人抱在懷裏,“要不,別每天回來了,留在城裏,住媽那。”

“怎麽,要跟我兩地分居啦?一周回來見兩次?”

“我過去。”

“那你早上得多早?我心疼你,我這邊也就是開學的時候忙一點,等走上正軌後……哎哎,我想起來了,也不急,我看那邊的路快修好了,通了橋,到時候直接坐車過去,用不了多久。”姜雙玲感嘆周圍環境的變化,“對了,咱們學校也在大刀闊斧地建職工家屬樓和學生宿舍樓,到時候我說不定也能分上一套,讓齊同志也住上媳婦兒的福利房。”